交州更不用說,士燮強行徵召百姓青壯,將人口本就不多的交州搞得全是婦孺老人。

而相比荊南和交州,揚州的情況甚至更糟糕。

為了北伐大計,孫權和周瑜基本把江東的青壯全數徵召入伍,這倒罷了,之前的張昭和張紘,又將大批務農百姓徵至宛陵。

可以說,江東現在的青壯,已經十不存一,若不是天地異變,田產豐沛,現在的江東,早已餓殍遍地,屍橫累累。

這樣的局面下,邢道榮治下領地的潛力可想而知。

當然,他如此,其餘諸侯,曹操,劉備,孫權,馬騰,公孫康之輩,也好不到哪去。

真當打仗是過家家啊,這六、七年來,天下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不算百姓,僅僅是訓練有素的軍隊,怕不就有百萬之眾,而死於戰亂的百姓,更是數倍于軍隊,不會少!

要知道,六七年前,整個中原的百姓,也不過一千多萬,不到兩千萬!

當然,如今糧食充足,新生兒劇增,人口總數其實一直在增加,但青壯可沒新生兒增加的那麼快。

所以,雖然目前整個天下人口多達三千多萬,但除了軍隊,民間的青壯數目,卻少之又少!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諸侯都沒有戰爭潛力了!

“孫權和周瑜固然奪回江東之心頗切,但彼輩心裡必然有數,想在我荊南軍下奪回江東,可能性微乎其微!”

龐統接著說道:

“即使和曹操成功議和,相比我軍,孫權和周瑜的困境也會更大!”

“雖然佔據豫州,徐州,青州,但沒了長江天險,領地和曹操全面相接,孫權和周瑜豈能沒有壓力?”

“孫權目前的兵力只餘七、八萬,周瑜也只有十萬左右,合起來,兵力不過和我軍相仿,就算渡江南歸,如何奈何得了我軍?”

“故,吾料孫權和周瑜大軍南歸,和我軍最多交戰半年,待發現無力收回江東時,便會自行退去!”

“所以……!”

看向邢道榮,龐統一拱手,遂正色說道:

“對我方來說,除了應對孫權和周瑜南歸外,當開始考慮未來局勢了!”

邢道榮頻頻點頭,說道:

“士元提醒的是,我軍既有此三大隱患,日後當收縮勢力,不與孫曹劉爭鋒,沉下心來整頓內部,發展民生!”

“主公英明!”

再度拱手,龐統笑道:

“但也勿需擔心,我軍疲乏,曹操,孫權等輩又何嘗不是?只是,以往策略需改變一下了!”

“吾建議……!”

龐統說道:

“未來幾年,對內,當發展民生,予百姓休養生息,對外,則以修好為主,尤其是孫權,需大力修復關係,甚至暗中結盟也未嘗不可!”

“啊!”

邢道榮吃了一驚,看著龐統說不出話來。

啥意思?

和劉備曹操修好,哥沒意見,但和孫權暗中結盟是什麼鬼?

人家的基業都被奪了,按理,肯定對邢道榮恨之入骨,這種時候,談什麼結盟?

雛,你是認真的嗎?

“呵呵!”

龐統手捋頜下短鬚,笑了起來,說道:

“主公勿需如此,軍國大事,又不是個人意氣之爭,分分合合,司空見慣耳,何況主公和孫權還是舅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