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楚十一年,夏。

一個訊息迅速傳到楚國高層耳中,大王長子邢社,隱姓埋名,孤身遊歷天下五年乃歸!

咋一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楚國權貴們都有些發矇。

身為楚國大公子,身份尊貴,什麼時候需要隱姓埋名了?還孤身遊歷天下五年乃歸?

歷史上的確有許多王子、公子,被迫離開家國,流浪天涯,但無一例外,都是國內政變,不得不為之。

如今的楚國,政通人和,從楚王開始,由上而下,一切井然有序,文武同心,一點政變的可能都沒有。

這種情況下,堂堂楚國大公子,為什麼要孤身離家,流浪天下足足五年?

但緊接著,楚王向邢氏子弟下了一道命令,這個命令才是真的雷人。

凡邢氏子弟,滿十四歲後,都必須離家,隱姓埋名,孤身一人闖蕩天下三年以上!

楚王原話如下。

出身貴胄,必處高位,然欲當其貴,必承其重,王族公子尤甚,故此,凡邢氏子弟,滿十四歲,必須以百姓之身,遊歷天下三年以上。

理由?

沒有,楚王的話就是鐵律!

當然,楚王雖然沒有說理由,但天下人又不是傻子,略一思忖,就明白了其用意。

想通楚王這道命令背後隱含的深意後,天下人無不震驚,對楚王的心胸和氣魄驚心不已。

須知,除非後世現代化文明社會,否則,任何一個時代,孤身走天下,都必須面對數不盡的危險和厄難。

尤其是楚王明令,遊歷的邢氏子弟,不得帶隨從,不得告知任何人身份。

說白了,就是一個有家不能回的流浪者!

別看大公子邢社成功歸來,但往後的歲月,必有邢氏子弟亡命於這種流浪般的遊歷當中。

而且,數量還不會少!

所以說,楚王這道命令,或者說家規,看似淡然,實則頗為殘酷。

但不管怎麼樣,從此以後,凡是遊歷或流浪歸來的邢氏子弟,必會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而接受了三年以上的磨鍊,那些邢氏子弟,也基本都能承受這種尊重。

可以說,未來的邢氏子弟,出現那種紈絝浮誇子弟的可能,將大大降低。

這種人,要麼在遊歷中違抗楚王命令受到懲罰,要麼死在途中。

總之,這道命令有利有弊,就看怎麼去想了。

受到楚王啟發,一些眼光長遠,並且心智堅毅的楚國高層,細細琢磨後,不免起了效仿之心。

不過,這都是後事了,暫且不提。

……

王宮校武場。

“不對,這裡力道輕了,至少要出七分力,然後轉化勁道,最後才是全力爆發斬出!”

站在一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少年跟前,邢社扶著他手中大斧,耐心的講解道。

還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半大少年,圍在他們身邊,豎起耳朵,聚精會神的聽著邢社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