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呢,則是遼西令支人,家世不凡,祖上出過二千石高官。

至少,數代以內,兩家是沒關係的。

不過,既然都姓公孫,祖上多少也能牽上一點關連,這個時代,尤其重視血脈關係,哪怕十分淡薄,也不好不理。

想了想,公孫康說道:

“將來人領至客廳,吾稍後前去看看!”

“喏!”

親衛告退。

一炷香後。

公孫康來到客廳時,見到了一名二十多歲的精壯漢子,兩廂敘話後,得知其乃公孫瓚幼子,公孫言,字策之。

此人名字,公孫康並未聽聞。

想著好歹都姓公孫,其父公孫瓚,也是一代名將,照顧一番亦無不可,給一個職務安置下來便是。

卻未想,見禮完畢,公孫言卻讓公孫康大吃一驚。

“使君!”

公孫言拱手說道:

“某不才,對家父昔日精騎‘白馬義從’略有研究,願為使君效犬馬之勞!”

“什麼?”

公孫康吃了一驚,問道:

“汝懂昔日伯珪麾下‘白馬義從’之練兵法?”

“雕蟲小技,讓使君見笑了!”

公孫言拱手說道。

“好!”

公孫康大喜,連忙吩咐下人準備酒席,欲款待公孫言。

“吾與策之一見如故,好生喜歡,欲收汝為義子,策之可願意!”

酒席上,公孫康微笑道。

“義父在上,請受孩兒一拜!”

公孫言聞言,當即起身離席,來到公孫康跟前大禮參拜。

“好,好,好!”

公孫康撫髯大笑,將公孫言扶起,說道:

“得此佳兒,吾心甚慰!”

翌日,公孫康召集遼東文武,當眾宣稱自己新收義子,設宴慶賀。

隨後,封公孫言為遼東奮勇將軍,並撥一萬騎兵歸其統轄,糧草器械全力供應,讓其安心訓練精騎。

公孫言果然沒有誑語,其人極其善於練兵,尤其是騎兵訓練,半年過去,麾下一萬精騎面貌一新,成為遼東騎兵之首!

隨著公孫言麾下騎兵日益精銳,公孫康心中野心也隨之膨脹,卻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