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戰場上兵力差距,高達一比三,但以荊南軍之精銳,卻也儘可抵擋。

除此之外,他還下令,將戰場上衝殺的戰將,喚回數員。

戰場衝殺,尤其消耗體力,即使百戰猛將也不例外,不可一次性全部派出去。

之前,己方戰將是為了救援邢道榮,從而全體衝出,現在卻沒必要盡在陣中。

如是這般,十三萬大軍,在九嶷山和沱江中間的廣闊地帶拼命廝殺。

雙方廝殺吶喊聲震天響,戰氣激昂,煞氣密佈,殺氣直震九霄。

屍體遍野,鮮血橫流,斷骸殘肢無數,將數十里方圓,盡數渲染成一片殘酷的修羅場。

在這裡,人命不是命,而是統帥眼中的一串串數字。

這就是戰爭!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哪一場戰爭,不是死傷眾多,亡魂無數的。

戰爭,從來就不是什麼浪漫之旅,而是鐵血金戈,冷酷無情的殺伐場!

‘咚咚咚咚咚’

雙方數百面戰鼓,不知疲倦的隆隆敲響,伴隨著十幾萬大軍的廝殺吶喊聲,在這裡響徹天地。

高昂的鬥志,無情的殺意,胸中的激情,體內的熱血,和隆隆鼓聲,遍灑在這片大地上。

荊南軍士氣高昂,酣戰不休,拼死向前,但交州兵亦受到軍師技‘鼓舞士氣’激勵,士氣不低,並不退讓。

荊南軍固然兇狠,又有猛將衝陣,主帥精良指揮,戰力遠勝交州兵,但交州人數卻遠在荊南之上,死一個迅速補上一個,依然激戰不退。

是故,戰場上沒有出現一方士兵潰敗的跡象,雙方皆在忘我廝殺。

總體而言,荊南軍早先取得的優勢,在五萬交州生力軍的補充下,被一一扳回。

固然戰損比相差巨大,但戰場局勢,卻逐步形成了僵持局面。

這一場大戰,從早上到中午,再從中午到傍晚,直到天色將黒,目不辯物,無法辨別敵我之時,才停止下來。

‘噹噹噹噹噹’

雙方的鳴金退兵號令,不約而同的響起,十幾萬大軍開始向己方各自退去。

荊南軍南下第一戰,結束了。

戰後統計,荊南軍出戰三萬,戰損一千五,而交州兵,雖有十萬大軍出戰,戰損卻高達一萬五!

荊南軍之精銳,猛將的衝鋒,加上邢道榮的‘精微操作’,將雙方的戰損比,一直保持在一比十的比例!

後退五十里,荊南軍回到營地,埋鍋造飯,脫衣洗漱修整。

好在旁邊就是沱江,水源不缺,將士們雖然辛苦,但戰後修整,卻也做的充分。

不管是打水飲食,還是洗漱,清洗疲乏的身體,整理戰衣盔甲,都很方便。

至於斥候巡邏,守夜戒備等一干事務,自然也一一安排了下去。

一夜無話。

第二天,荊南出二千手無寸鐵,高舉白旗的軍士,來到陣前收斂戰死屍體。

交州軍方面,同樣派出了五千手無寸鐵,高舉白旗計程車卒,於昨日激戰的場地收斂己方屍體。

此時乃夏末秋初季節,天氣依然炙熱,尤其是交州南方,更是如此。

這麼多的屍體,如果不做處理,瘟疫是分分鐘鐘的事情,是以,收斂戰後己方屍體,自然形成共識。

收斂好屍體後,或是就地掩埋,或是燒成灰收集起來,等等後事處理,花了三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