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哥不是王莽(第3/4頁)
章節報錯
如何保持世家的先進性,同時又不讓它肆意生長,最後無法控制呢?
邢道榮想到了‘推恩令’。
這個時代的世家掌控一切,任何外力都不可能和世家抗衡,但世家自己可以!
透過這種方式,就可以如同當初漢武帝瓦解劉姓諸侯一樣,將世家瓦解掉!
或者說,可以讓第一代世家享盡世間尊榮,但從第二代開始,就要消減,一代代消減下去,直到變為平民。
就如同尊貴的中山靖王死後,他的後代,一步步變成織蓆販履之輩那樣!
這麼做的關鍵在於,要讓世家同意,並且真心接受!
沒問題,就如同邢道榮現在做的那樣,就如同當年‘推恩令’剛出來時候的樣子,世家當中,除了嫡長子,哪怕是嫡子,也全都欣然接受。
這就是‘推恩令’的厲害之處!
當然,針對世家的另類‘推恩令’,到底和漢武帝當年的‘推恩令’有差別,二則不可能簡單的模仿。
這也是邢道榮一直沒有真正推出來的原因。
但如今,他的聲望在荊南如日中天,麾下文臣武將忠誠度個個90%以上,讓他有這個底氣和能力,在自己的治下施展這種手段。
效果很好!
非常好!
“呵呵呵呵呵!”
一個人在書房,邢道榮越想越得意,禁不住的呵呵笑了起來。
世家是諸侯的助力,但也是掣肘!
這個時代,雖有法制,但大體還是人治!
包括邢道榮在內,當今天下,所有諸侯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糧食,都不是透過稅收得來。
而是各大世家的‘捐獻’!
比如荊南,各世家對邢道榮的幫助,其實就是每年固定‘捐獻’,甭管是被強迫還是真心,名義上就是‘捐獻’。
每一個諸侯的起事,都是在世家豪門的‘捐獻’幫助下起來的。
否則,諸侯的糧草從哪裡來的?
收稅?
世家從來沒有繳稅的習慣,更沒有這個覺悟。
即使向他們徵稅,能知道他們的人口幾何?田畝數目?等等被掩藏起來的資料麼?
真要這麼幹了,惹得世家不滿,斷了‘捐獻’,那才是一件麻煩事!
董卓當年,不就是這樣麼?
嗯,太遠了,和荊南關係也不大,董卓就不提了,總之,想透過向世家豪門徵稅,滿足諸侯所需,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那些飯都吃不飽的平民身上收稅?
別逗了!
曹操,袁紹,袁術,孫堅,劉表等等,無不是靠世家‘捐獻’,或者說接濟,才能招兵買馬,成為一地諸侯。
就連織蓆販履之輩劉玄德,也一樣靠馬販接濟,才能招到第一批人馬。
世家豪門的這種‘無私’幫助,對諸侯們來說,早期自然爽的很,但越往後,帶來的後遺症卻越大,而且根本沒辦法擺脫!
這,其實就是三國時代的政治格局。
稅收?
不存在的,沒有稅,就算有,也早進世家腰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