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整個大漢南方,都陷入一片平靜當中。

江東不再興兵,而是鼓勵農耕,勤修內政,注意力放在了修生養息上面。

軍備方面,除了在廬江和曲阿,各駐紮萬五軍隊防禦曹操南下外,其餘人馬,共十萬餘,盡數交付康復的周瑜,在柴桑日日操練,並無異動。

南郡的劉備軍,集合江夏和南郡的民力,招納八萬人馬已是極限。

因此,數月來已經停止招兵。

但訓練一事,卻從未停下。

江東和劉備軍在休整戈矛,日夜操練,荊南方面也是如此。

陳應的招兵任務已經結束,此刻,荊南之地,共擁有十萬大軍,亦是整日操練不休。

雖說局面平靜,但三方都知道,明年春天開始,這種局面一定會被打破。

其中,有打算主動打破的,也有想積極應對他人來犯的。

邢道榮無疑是那種,準備應對他人來犯的一方。

雖說軍力不弱,麾下大將也有沙摩柯,魏延,黃忠,但除了這三名猛將外,也就陳應可堪一用。

他依然缺少領兵將領,尤其是勇將和驍將這個階層,斷的十分嚴重。

軍隊的戰鬥力,不止在帶兵大將,各種層次的將領都必不可少。

因此,邢道榮依然沒有攻略他人能力。

劉備軍方面,是潛在的盟軍,自然沒必要攻打。

江東方面,雖然合肥新敗,卻依然有十萬大軍,而且是在周瑜的統領下,誰敢輕易冒犯?

當然,江東註定是敵人,在邢道榮看來,冒犯就冒犯了,又能怎樣?

但荊南剛剛一統,內部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蔣琬,劉巴,劉邕三人整天忙得腳不著地,所有刺史府官吏都在忙碌,也的確抽不出空來打仗。

內政方面,邢道榮一直是旁觀,沒有怎麼插手。

雖然他有許多來自後世的設想,但任何策略都需要因地適宜,他對這個時代的瞭解不足,不敢輕易干涉。

尤其是現在的荊南,首要任務依然是軍事,不在軍事上立足,什麼想法都是空!

加上對擅長內政,智力91蔣琬的信任,邢道榮將內政民生方面的想法統統放下,盡數交給蔣琬等人處理。

這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品質,即知人善用!

當然,非得說有自知之明也行!

……

刺史府。

演武廳。

“笨蛋,說了多少次了,這一斧的動作要訣,在隱蔽和快,你這麼明顯,還慢騰騰的,斧頭還沒出來,就被人家一刀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