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舉的事情趙小年還是慚愧的。

但是乾爹的養育之恩不能不報,所以,這本就是個兩難的問題。

現在他給蘇卿文放水的事情反而是為科舉考試那些官員舞弊提供了以身試法的榜樣……

難怪李修雲能越說越興奮,這傢伙其實意有所指。

在一邊的文蘭一直傾聽他們的談話,但並沒有插嘴,尤其是李修雲提起蘇卿文的事情,他俊秀的眉頭略微沉皺,但仍舊保持定力,沒有說話。

後面,就是關於這些貧寒書生的事情了。

在科舉場上失意,這些書生們,不乏有拼著家當,捨身賭命,不死不休的來的,最終卻名落孫山怎能甘心?

看看蘇卿文的詩,他們用腳丫子想都明白這官場的黑暗,怎麼辦?跳河,上吊,還是去撞柱子?

怎麼可能?

這世上沒有多少鍾正南,更多的,是要生活,是要活下去的動力,他們的信念崩塌,他們的底線降低,也許是個好人,在這一刻也不再是單純的好人。

有些本事的,會找人想辦法去進那些大人的府門,京城的達官顯貴們很多,有的需要案牘,需要筆錄的文員崗位,若是遇到成色好的,提拔一下,說不得就能混個 吃飽喝足的飯碗,若是再好點,得了器重,飛黃騰達也並非沒有可能!

李文,當初就是一個窮酸書生,在李修雲僅僅十四歲的時候“偶遇”了他,於是李文入了相府做了一個門客,僅僅兩年之後就被提拔入了崇文殿,隨後一路飛黃騰達,最後入了六省內最重要的三個部門之一,集英殿!

那些駐足在京城不願認命的書生們都明白,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滿腹經綸,出口成章,更需要的是,他們生命路上一個相中他們的伯樂。

趙小年頻頻點頭,李修雲說的這個雖然是他第一次聽說,但是大建的富人們流行養門客也是不爭的事實,就是趙小年,門下也養著一大群的門客,真就是如此。

比如張龍,趙虎,比如天哥,草哥,還有王二貴!

沒錯,現在的王二貴已經是廣庭軍副指揮使,若是沒有趙小年的提攜,他恐怕現在還在西北的小城裡做著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刀手。

隨後,李修雲又說道:“可是那些連門路都沒有的貧寒書生們呢?”

說著,他不由看向了此刻正在水仙廳裡積極發言吟詩的那幾位書生!

他們的表現欲很強,而且都很賣力,即便是流著汗,也絕不落後,有一口氣能接上就毫不猶豫,甚至他們有一種上了戰場輕傷不下火線的架勢!

往往寒門子弟雖然窮,但是志氣很高,所以,也更有潛力!

趙小年不由看看李修雲,問道:“你經常在青樓裡挖人才?”

“有不少優秀的人才!”李修雲很肯定。

趙小年不由轉頭看向那正在對詩的書生們。

“玉樹春霜花滿樓,西枝探著紅遍橋。”

……

微微點頭,這些書生們的確是有才華的,若是看上……

“李兄是打算收了這戀霓裳嗎?”

忽然,後面的文蘭用不鹹不淡的一句吸引了趙小年的耳力。

“文兄客氣了,你要是喜歡我讓給你!”

“那倒不用,不過這幾個人裡面,有個我倒是識得!就那個詠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