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書生的意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漫步於夜涼下的庭院,梁淑妃款款為趙小年披上一件裘袍。
相比之下,張立倫就顯得單薄的多,僅僅穿著一件厚實的藍色華服。
開始所聊不多,張立倫大概介紹了一下自己的來路。
張姓是個大姓,張立倫的家世出身富足,父親在運城任泰州知事,母親也是泰州的名門望族,故而家世不錯,他自幼好學十五歲就入了科員來京城科考。那時候他年輕氣盛,認為自己博聞廣記,考個功名也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結果卻連考了四年。最後,還是父親幫忙,這才得了個功名,隨後就被安排下放到地方,一個知縣做了三年,最後還是父親幫忙,才調動到京畿地區。
在京畿地方的官任是個閒官,沒什麼實權,故而一直做著也沒有前途,張立倫這兩年張立倫也因此有些心灰意冷,在官場上萌生了退意。但是有好友介紹說,在京城的裡坊裡也許會碰上一些求才若渴的大人物,自己剛好有先天之力,所以想借此來到念雲軒,尋摸著碰碰運氣,可是偏巧了,這一來居然就碰上當朝太子趙小年喬裝改扮進了念雲軒。
聽到這裡,趙小年有些疑惑問道:“你怎麼認出我的?”
張立倫如實告知:“回稟殿下,其實卑職並沒有認出殿下來,但是卻認得小國棟!”
李修雲喜歡在青樓裡尋找人才,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外面也傳的多,所以,那些投機者自然就想要積極表現,拜入他的門第。
這點倒是挺會投其所好的。
不得不說,李修雲和文蘭各有各的擅長,但是於權術謀術方面,李修雲還是要比文蘭更加精深一些。
他與自己的關係京城裡人盡皆知,現在朝內就這麼一個皇子,未來繼承皇位是毫無疑問的,那作為太子爺身邊最好的夥伴之一,自然會平步青雲成為大建的股肱之臣。在青樓裡挖人才也許只是個幌子,但更多卻是一種契機。
那些好的人才哪來?既然科舉選拔不出真正好的,那就創造一個地方,讓那些寒門世子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
頗有些孟嘗君的意思。
趙小年微微一笑,李修雲這小子,總能搞出些新花樣!
張立倫想要投小國棟的門並不容易,他也曾經在相國府門口排過隊,但是毫無結果,而且,自打太子爺回京之後,排隊的現象也就結束了,相國府門口不讓排。
於是,張立倫得了可靠的人提醒說最近小國棟是打算去唸雲軒的,於是他就來到念雲軒守著,希望有所收穫,相信以自己獲得不就的先天之力,定然能得到賞識。
沒想到才守了三天居然就真的碰上了小國棟。這也是上天給的機會,為了能拜在李修雲門下,張立倫曾經多次觀察過李修雲,他本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李修雲雖然是化妝了,但是仔細看看就已經有所懷疑,再加上李修雲手下的四大神王,就讓他立刻看出來趙小年三人是喬裝改扮的。
然後再看看李修雲在趙小年身旁像個跟班一樣,全大建能讓李修雲地低聲下氣的人沒幾個,那自然就很容易猜出來,坐在那裡的正主就是大建的天之驕子趙小年了!
聽到此話趙小年點點頭。
偽裝的再好也有破綻,這是肯定的。
隨後,張立倫開始說一些自己治國理政的看法,其中著重談了一些民計天下的國事,他的治政理念倒是頗好,主張政改,談當今天下士族們封賞田地越多,官田越來越少,這將為以後的稅收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