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餘天的跋涉,自高原上下來,趙小年終於班師回朝了。

吐蕃的問題已經解決,德日朗吉與趙小年在布達拉宮簽訂吐蕃與大建的友好宣言,並且承諾每年向大建進貢羊三萬只,牛五千只以及馬匹三千隻。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大建則承諾贈送給吐蕃四周兩萬匹,還有工匠,手工業者,農夫數千人會深入吐蕃進行製造,農業等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以較低的價值獲得吐蕃的高額回報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之外,趙小年私下著人開辦養雞場,要向吐蕃贈送十萬只雞,讓草原上的百姓們也能人人吃上雞,這樣就能緩解目前吐蕃牛羊匱乏的窘境。

這對於現在正處於溫飽線上的吐蕃人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

這一次出手的意義非凡,不但平定了西北的戰亂,還穩定了吐蕃這個重要的大局,真是意外的收穫。

原本只是抵禦吐蕃,意在對付韃靼,卻沒想到掛比打架永遠都收不住,不光幹翻了韃靼汗國,還轉頭殺到了吐蕃的布達拉宮,一下就平定吐蕃和西北的韃靼戰事,這出人意料的戰績讓朝裡那些官員們都目瞪口呆。

現在西線的韃靼軍隊已經轉移向西方進發,攻打中亞去了,對於大建這邊,他們主動示好,並贈送牛羊作為朝貢,雖然沒有吐蕃給的多,但重在穩定。

其實,只要韃靼汗國向東邊進發,那他們與遼國之間的聯絡就會被削弱,這也是趙小年最大的目的。

一旦西線沒有問題的時候,僅僅遼國一家在東線是掀不起風浪的,遼聖宗如果是個有謀略的人應當會明白現在的局勢,作為一個體量遠不如大建的國家,要同時應付兩場戰爭是十分艱難的,北府開春就將迎來與草原部落的戰事,而繼續與大建對抗下去面臨的就是被大建反打的命運,所以,當吐蕃一旦傳出與大建修好的訊息,他定然會知道,眼下的大局已定,對於燕雲十六州的爭奪已經沒有了價值。

對於朝裡的官員來說,他們大致也已經明瞭,趙小年的太子身份落實,那說明了什麼?

這個未來的國家皇帝其實力已經遠超當今聖上,他南征北戰不到一年就把大建周邊的矛盾關係全部解決了,而且,還促進了軍改,極大的鞏固了皇權,為他將來登上帝位鋪好了道路。

到京城八十里外就有文武百官前來迎接,李修雲,文蘭意氣風發站在官道的大路邊準備好了酒菜車駕恭迎大建未來的太子爺!

楊金海跟在趙小年身後享受著這等偉大的榮光。

文武百官們紛紛跪俯高喊:“恭迎趙大人回京!”

現在還沒有任職為太子,自然只能是趙大人,但是這架勢已經不輸太子了。

趙小年轉頭給楊金海一個眼色。

老將軍頓時心頭樂開了花,大舅子露臉的機會來了,騎馬大步向前,面對跪俯的官員們,他高喊一聲:“眾位大人請起,辛苦大家這麼遠就來迎接!都起來吧!”

頓時,所有文武百官互相看看,不免覺得尷尬。

楊金海被弄到京裡軟禁的那一段時間,大夥都覺得他大勢已去,沒有人上門去拜訪他,也沒有人和他拉關係,他想讓兒子去疏通關係,也被那些大人們婉拒了,甚至是宰輔大人們都沒有理會。

現在可好,楊金海又得了趙小年的青睞,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了。

最近都在傳,趙小年府裡有個洗腳丫頭長得酷似當年的淑妃,很有可能是皇上表面上把梁淑妃打入冷宮,實則背地裡把她賜給了趙小年。

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誰都可以理解。

現在趙小年是皇上唯一兒子的事情已經是定局,那之前在京城和李修雲鬥法,和徐儒雄鬥毆,搞亂文家拍賣行這一系列的事情恐怕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