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鑑於之前的情況考慮,趙小年做了一些新的調整。

這一次由楊金海帶領步軍主力五萬人,直接沿大路過掖城,走紅河谷一線。而趙小年則帶領三千騎兵加一萬細柳營騎兵奇襲藏在勤縣的娜塔莎,待解決了娜塔莎,趙小年再帶騎兵去紅河谷一線。

如此的安排,楊金海也贊成。

確實,這個俄羅斯娘們不殺就如芒刺在背,細柳營也無法調動。

所以決定趙小年帶領三千騎兵合細柳營一萬騎兵先去勤縣附近的沙漠裡突襲娜塔莎。

殊不知,趙小年前腳出涼州府,後腳多目卓吉的大軍就殺到涼州府了。

……

且說趙小年出兵勤縣。

勤縣一地為涼州府下轄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南臨涼州府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包圍。

這裡雖然是一片被沙漠包圍的荒原,但是自2800多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人類生息繁衍的文化,並創造出了“沙井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國時期的勤縣,正是被馬超,韓遂佔據,稱為關西。

自涼州府向北直行,一路草木旺盛,四周也是莊家良田。

向沙漠方向前進,距離幾乎是一條直線。

這條路趙小年最熟,走了不下百遍。

對於娜塔莎的藏身之處,任天野雖然給的並不詳細,但是要找卻很簡單,因為自己非常熟悉勤縣一帶,尤其做的是草藥生意,哪裡有草藥,哪裡有綠洲,趙小年都一清二楚。

任天野一說東北方向的綠洲,趙小年立刻就知道是西嘎子海。

那裡是一片沙漠中地勢低窪的綠洲所在,有一處低地湖泊約莫有近八九畝地的大小,圍繞著這片沙漠湖泊生出了一片低矮灌木林。從外面看就好像是一片叢林一般,而在這一處低窪地帶的最上方,還有一座石佛塔。

那石塔存在了些年頭,據說是出自春秋時期,但是就塔的造型和設計來看,更像是出自唐代時期漢傳佛教文化體系。

為何如此說呢?

佛塔原是存放釋迦牟尼的舍利的,也是存放高僧遺骨的地方。

而漢傳佛塔的層數多為奇數層,而這座塔正好只有三層。除此之外,漢傳佛教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佛僧都姓“釋”,而這座塔的門口就刻有一個“釋”字。

據說裡面是放著某位高僧的遺骨的,不過以前那個趙小年和小金子一起進去看過,並沒有找到什麼高僧的遺骨,倒像是個荒棄的佛塔。不過西域人都信奉佛教,西北一線的人信佛者也頗多,所以,這個佛塔孤落落立在這裡多年,也不見有人破壞的。

趙小年尋找到這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周圍的沙漠裡,只有這一片地方能夠駐紮上萬人的部隊,其他地方是要麼偏遠,要麼就是容量不夠。

在這片綠洲裡住著十八口人,也就是五戶人家。趙小年來的時候看到,除了佛塔,房子已經被推平,至於人,自然是沒了。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娜塔莎也不在這裡!

隨後偵查發現,這裡確實有軍隊駐紮過的痕跡,但是已經走了!

趙小年沒想到。

在檢視之後認為,娜塔莎離開的時間不長,應該是一天左右,看行進的方向,是紅崖山的方向。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