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科舉考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蘇卿文這麼說,但是趙小年沒有慣著他,還是把他打發回家去了。
乾孃那種人世俗的很,若是自己收留了她兒子,定然還得找上門來罵。對於她,趙小年是懶得理。
結果也如趙小年預計,
蘇卿文一被趕回家,就再也沒有機會溜出來了。
……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
在富貴坊的歌舞昇平中,漸漸的就度過了幾天,到了要科舉考試的時候了。
說起來,這科舉也頗有意思。
按道理說,科舉是四年一考,算是天下才子們最大的競技場。
不過大建的情況就有些不同了,許是求才若渴,或者說,貪官死的太快,官源的補充也是個問題,所以,科舉考試不僅年年考,而且還有恩科,加科等情況出現。另外,還有文科和武科的的區分。
也就是文狀元和武狀元之說。
除此之外,大建還有官科考試和邑科考試,另外,還有三殿文武科考。
說簡單點,官科考試,就是為像趙小年,蘇卿文這樣的官家子弟準備的,他們不需要在地方上進行那些繁瑣的升級考試,而是能夠直接來京城參加官科考試,成績優異的人,就可以成為官科的狀元郎,也就是當年科舉的狀元。而邑科考試,就是針對那些普通人家,不是當官家出身的才子,他們考中,同樣也是狀元,也就是說,一年一科裡面,就有兩個狀元。
另外,除了武狀元之外,還有一種極為嚴格的三殿文武科考試,這是專門選拔優秀的精英人才的。能夠過的了三殿考試的考生都是大建最優秀的青年,故而,一旦成功,直接就入六品的品級,並且會被分派入軍隊中作為優秀人才來培養。
這一次考試,趙小年要參加的,就是三殿文武科的考試,相比起蘇卿文那種官科,就完全不是在一個檔次上!
考試的地方在西華門內的禮部學堂裡,那裡有專供考試的院落,裡面設定小型的房間接近六百個,足夠一次大規模的考試。
三殿考試的文科將會和所有的考生一起參加,而後,再參加獨立的武科考試,最後再經過三殿司丞大人的面試之後,才算結束。
當來到西華門口時,眾人聽到一句話:“皇上駕到!”
頓時所有人跪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小年抬頭看上一眼,那是在皇城的城牆之上,皇上和皇后站在高處觀看這下面的情況。
“皇天護佑,德濟蒼生,我大建皇朝……”
一番套話響起,趙小年卻無心聽之,而是偷偷抬頭看著城牆上面的人。
皇上身邊站著的是當朝皇后娘娘,徐皇后,被稱為德天皇后娘娘。
這位皇后娘娘說起來倒有一些說頭,所謂德天也並非是空穴來風。要知道,徐皇后在民間推廣的許多技術都大大的推進了社會進步,比如活字印刷術,推廣桑蠶養殖,推進水利改革等等。另外,徐皇后在引領潮流上,也是大建一馬當先的領頭者。
比如婦女的服飾,由原先極為保守的褲子,改為了裙子,同時廢棄裹胸的陋習,推廣肚兜,長裙等流行的服飾。比起大建早些年,婦女穿著比較素樸,簡單,她則推廣了薄紗,花紋,以及多種複雜樣式的服飾,這大大的推動了刺繡,紡織,棉業加工等小手工業的發展,同時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小妙招。
故而,這個德天皇后娘娘,她還是當得的。
不過,對於趙小年來說,她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