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靜的觀點也有幾分道理。

1996年,國際環境對華國非常不利,米國佬曾經派來雙航母在華國周圍挑釁。1997年香江迴歸,米國資本趁機收割東南亞,也馬上要收割香江的股市。在這種環境下,許振鳴借船出海的計劃很容易擱淺!

但這時,態度比較強硬的韓大姐,卻不同意劉靜的看法。

“許董,按照我們跟ARM公司簽訂的合同,即便我們只有1%的股份,這家公司也該歸我們管理,是我們說了算。米國佬和英國佬怎麼能說話不算話?我認為咱們應該跟他們說清楚,讓他們按照契約條款來執行。”

韓大姐認為不能放棄ARM公司。

只要一鳴集體公司掌控這家企業,後備人才培養方面就容易多了,一鳴集團公司得到的東西要比失去的東西多。

“國際資本向來都喜歡搞雙標。哎……沒辦法的。許董,我的意見跟劉總類似。咱們可以要挾一下米國佬和英國佬,把手裡的股份賣一個好價錢。”姜萬春的觀點非常典型,跟所有華國人的心態一模一樣。

受五千年文明的影響,華國人一向喜歡忍耐,而且還有點小聰明。倘若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跟華國人競爭。

但這個世界是叢林環境,所有的民族都崇尚叢林法則,華國人的忍耐卻被其他的民族看成軟弱。

故此,許振鳴的意見偏向於韓大姐。他不想第一次出海就遭到挫折,準備跟米國佬和英國佬硬碰硬的對抗一次。

想到這些,許振鳴在筆記本上把韓大姐的話記錄下來。

“我準備跟他們攤牌,不會屈服他們三家企業的逼迫!”他如是說著,宣佈這次短會就此結束。

已經到了午飯的時間,韓大姐、姜萬春和劉靜等人下午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處理,自然要馬上離開。

但劉靜卻沒有走,黛眉緊皺的跟許振鳴商量,“許董,我今天下午陪著你一起參加談判吧。”

劉靜擔心許振鳴說話很衝,會把今天下午的談判工作搞砸掉。

可許振鳴卻毫不在乎的一擺手,“你的任務很重要,一定要把中興大廈公司和中銀大廈公司搞定。只要我們跟國家隊建立利益同盟的關係,恒生銀行、安廣銀行和亨道銀行的業務就可以拓展到大陸內地。”

許振鳴認為劉靜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關乎一鳴集團公司以後的融資渠道。

一鳴集團公司只要有充裕的資金,遲早能建立一套為製造光刻機服務的供應鏈體系。

這才是一鳴集團公司走獨立自主發展之路的根本所在。

是以,他沒讓劉靜參加談判工作,下午還是僅僅帶著楊玉蓉一起參加ARM公司的股東大會。

下午兩點,香江思雅大廈57層的臨時會議室,ARM公司股東大會按時再次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