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後,李老闆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我們廠搞得計件制度嗎?”

“是的是的。不過,他們這個規定罰款的力度好像有點大啊。”

“工人們都很聰明,不這麼罰肯定管不住。”

李老闆的兩位手下也跟著評論起來。

他們這三人說話方式的很直接,說話的語氣有點硬。旁邊的人聽上去感覺不是很好,認為他們有點粗魯。

錢海洋就是如此,不禁皺了皺眉頭,小聲詢問身邊的丁局長,“你知道他們這家吉力汽車製造公司麼?”

全國擁有汽車牌照的企業有許多家,丁局長剛進入這行業還搞不清楚。“他們主要是生產摩托車的。”丁局長很隨意解釋著。

吉力汽車製造公司此時一文不名,丁局長自然也不重視。

和他一樣,李老闆也不知道瑞奇汽車製造公司,也沒把錢海洋等人放在眼睛裡。

不過,當他們走人6號廠房的無塵車間裡,頓時被車間裡的場景給唬住了。

此時此刻,全國第一條全自動汽車生產線,正處於半除錯、半改造的狀態。

這條生產線的原型是高仿淮江汽車製造廠的那條進口生產線,但已經被改動的面目全非了。

比如說,從流水線運輸而來的汽車框架。在一般的汽車生產線上,應該由工人操作帶有機械手的行車來搬運汽車主體框架。

而這條全自動生產線,卻是用搬運機器來搬運汽車主體框架就位。然後又是自動焊接機器人來焊接汽車配件。雖然每個工位上還有操作工在監視這些機器人,但他們這些人都沒有動手,只是在觀察資料。

“我艹,這條生產線真他麻的先進。”看到這一幕場景,李老闆用家鄉方言說出口頭禪。看到這種全自動控制的方式,他已經沒了去偷學技術的打算。

面對這種有點科幻感的全自動汽車生產線,李老闆瞬間感覺自己就是個土包子。“難怪他們一鳴集團公司要搞無塵車間。這種先進裝置一定很嬌氣,而且很精準。”李老闆自己在預估著這條生產線的先程序度。

奈何他理論知識很有限,猜不到技術先進性的上線。

“咣噹!嘩啦啦啦……”

“嘟嘟嘟……”

就在這時,負責搬運的機器人沒能把一個汽車主框架給擺放到位。汽車框架落在了地上,整條生產線頓時全線報警,暫停了下來。

看到這種情況,李老闆不禁大笑著對自己隨從說:“你看看,這種先進的生產線很不靠譜吧。”

“呵呵呵,是這麼回事。”隨從也微笑著點頭,附和老闆的話。

即便他們是用家鄉方言在交談,洪愛國還是聽出來他們在討論這條生產線的缺陷。

“李總,我們這是在做實驗,論證搬運機器人的失誤率。這條生產線真正執行的時候,是採用半自動的方式來操控,搬運機器人的工作是用操作工來控制的。”

洪愛國瞥了瞥嘴,把剛才出現的情況解釋一番。

目前來說,因為計算機的水平不夠,搬運機器人還不能做到更精確的定位。全自動汽車生產線也不能完全實現全自動。

不但一鳴集團公司做不到,全球也沒有哪家公司能做到!

洪愛國有點激動,把這方面的技術給李老闆和錢海洋等人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