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洪你說說看,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說錯了也沒關係。”許振鳴見洪愛國徵求自己的意見,當然要鼎力支援他。

“是啊洪老,把你的方案說出來讓大家聽聽,說不定就能解決我們目前的實際困難。”胡明鎮也跟著勸說著,目光很熱切。

在場的所有人都看向了洪愛國,想要聽聽洪愛國的妙論高招。

這種時刻,洪愛國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了。

“我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給我們的光刻機增加一種減震機構,專門用來削減光刻機主體系統的震動量;另一種方案要複雜一些,需要從光刻機主體系統的動力源開始改造才行。”洪愛國掰著手指頭,把自己草案介紹一番。

“增加一種減震機構?這倒是個好辦法!”

聽完洪愛國的這番話,許振鳴的雙眼頓時一亮。在他的記憶中,倒是曾經做一種類似的機構,專門用來削減數控機床傳動系統的震動量。

另一個時空,許振鳴的老闆為了修復一臺進口機械,把國產電機配套使用上去。誰知道,那臺電機的震動量非常大,和老外的機床根本無法配套,可老闆就是不願採購進口電機。

為了解決這臺電機的配套問題,許振鳴花了很大精力,設計一套減震調節系統才搞定這件事。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早已經遺忘了,要不是洪愛國的提醒,他也想不起來這件事。

靈感咋現的一瞬間,許振鳴不由自主的笑道:“我們就給這臺光刻機設計一套震動調節子系統,最好用流體傳動體系的機構來實現,那樣會更完美。”

“對啊。最好用空氣做介質,我們現在研發的新一代數控機床,傳動系統都已經開始使用空氣軸承。”

洪愛國此時也兩眼放光的笑道。他被許振鳴的發言所提醒,思維分外活躍,一個初步完整的技術方案已經形成。

他們倆的這一番互動,會議室裡技術員根本插不上嘴。

學術有專攻,在場的技術專家們肯能是綜合性人才,但要是在機械和機床這一塊,許振鳴和洪愛國可能要更加專業一些。

故此,眾人都沒有打岔,目光在許振鳴和洪愛國的臉上來回轉動著,豎著耳朵在聆聽這兩人的技術討論。

“許董,流體力學、傳動學這方面我不是很精通,咱們公司的李堯李總倒是一把好手。許董,我建議讓李總來負責這個震動調節子系統的研發和除錯比較合適。”

一番討論過後,洪愛國沒有大包大攬,把流體軸承的專家李堯推薦出來。

他這話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在目前的華夏國來說,李堯在流體傳動這方面應該是最頂級的專家之一。倘若讓李堯來主持設計這套震動調節子系統,一定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完美的方式解決光刻機共振的問題。

想到這裡,許振鳴點點頭,“我同意你的方案。那麼這套震動子系統的自動化控制系統、軟體程式設計系統該由誰來負責?”

“許董,我來負責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這時,一直都不怎麼發言的王志忠主動的毛遂自薦。

王志忠是跟許振鳴一起闖過來的自動化工程師,技術非常過硬。雖然說胡明鎮的手下有著一批自動化工程師,精通晶片生產線技術。但在數控機床這方面技術要超過王志忠的人,肯定沒幾個。

故此,許振鳴對王志忠要參加震動子系統的設計任務還是比較放心的。但他沒在這種小場面亂做決策,而是把目光轉向胡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