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振鳴是外行人,能知道這臺光刻機的技術原理麼?”

“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來得划算,我還是等到最後再亮出底牌才好。”

猶豫半天,梁宋松還是忍住了,沒把自己的判斷和設想說出來。他轉過臉去,開始安排自己小組的實驗流程工序。

這時。

郝寧教授的小組成員已經進入狀態,把鐳射能量測試儀、鐳射光譜分析儀、鐳射頭焦距測試儀等各種儀器除錯好,隨時可以進入測試狀態。

見郝寧教授小組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梁宋松伸手捋了捋頭上油光澤亮的頭髮,表情嚴肅的下令:“郝教授,咱們開始試驗,第一步是測試鐳射能量的衰減率。”

“開始試驗!把能量測試儀調整到自動調節執行狀態,每一個0.001毫米的高度測試一組資料。”郝寧掃了一眼梁宋松,隨後就進入工作狀態。

鐳射光路系統的能量測試難度非常大,空間高度每相差0.001毫米,鐳射在空氣中消耗的能量就會衰減一個資料級。而鐳射能量的最終值會影響到鐳射曝光的強度,影響到晶片光刻物理線路圖的精度。

梁宋松之所以把這個測試專案放在第一步,也正是因為如此。但他此時卻不慌不忙,好像已經知道測試以後的資料一般。

“第一個節點資料正常,鐳射能量衰減度低於0.009的資料級。”

“第二個節點資料也正常,能量衰減度低於0.0095的資料級。”

“第三個節點資料更漂亮……”

隨著鐳射能量測試靶子的不斷下降,工作站監視器上的資料在不斷跳動著。郝寧等人看著資料,嘴裡也不自覺的說出測試資料的結果。

這些資料都在規定範圍之內,表明這套米國佬生產的鐳射光路系統質量非常穩定。

“老米的產品質量的確非常好。”

“誰說不是呢。體積小功率大,噪音也小,功耗還非常低。要是我們生產的鐳射光路系統能達到這種標準就好了。”

“我們的鐳射發生器做不到這一點。機械加工精度不如人家、光學儀器加工精度不如人家、光學材料的質量不如人家。我們拿什麼來人家比?”

胡磊和李峰兩個老頭子,一邊關注著監視器,一邊無奈的搖著頭。他們在讚歎這臺鐳射光路系統的同時,又有點無可奈何。

作為華夏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代光學工程專家,他倆要比大多數華夏工程更具有集團榮譽感。在他們青春年少的時代,華夏國就連最普通的軍用望遠鏡都要從東德和捷克進口。

正是因為他們這代人的努力,華夏國的普通光學儀器,都已經能自足自給了。這也算是一項了不起的創舉。

在光學產品這方面,德國人蔡司公司一直都是領頭羊,從來都沒有被超越過。

蔡司公司有專門的光學研究大學、研究所,累計投入的研究資源無法估計,一般的國家憑啥能隨意超過它?除非像白熊國和米國一樣,以戰勝者的身份踏入德國,拿走現成的研究資料。

想到這麼多,胡磊的心裡要平衡許多。他收回目光,看向真正忙碌的年輕助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