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被逼出來的高科技【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花這麼大的代價去做這種晶片,值不值得?”
“我們現在只能做到0.22微米的光刻精度,整合的電晶體越多,能耗就越大。發軟的問題怎麼解決?”
“是啊。這樣一來,YJ0506晶片組的散熱就是個大問題,可能會導致晶片效能不穩定。”
工程師們認為何院士的要求不合理。他們就是能完成設計和生產任務,YJ0560晶片組的實際使用價值也不大。
聽到這話,許振鳴皺起眉頭,目光掃視著眾人的臉龐。
“這個專案一定要拿下。米國人是怎麼來完成的?”他暗暗猜測著米國預警機晶片的設計問題,目光所及之處正好落在何昌林和言波兩人的臉上。
言波一直在眨眼睛,好像有了什麼答案。
何昌林在筆記本上畫著草圖,好像在構思一個什麼方案。
他們倆都沒洩氣,認為這種問題應該能解決。
“諸位同事,關於YJ0560晶片組的製造問題,我有一個提議。”看了一圈,許振鳴決定說出自己的觀點。
他雖然是外行,卻知道9701專案是幹啥的。既然國內電子產品的製造精度已經跟米國人同步,一鳴集團公司就一定能拿出符合何院士的晶片組。
否則,米國是怎麼完成這項工作的?、
關於這一點,許振鳴超級自信。他告訴在座的各位工程師,一鳴集團公司得到四臺KrF光刻機之後,晶片製造進度已經能達到0.12微米。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進步,米國人和島國人為了這種進步,花費很多研發經費,而且還是在利用第四代ArF光刻機來實現的。在另一個時空,浸潤式光刻技術是灣灣苔機電公司的職工提出來,率先完成製程工藝研究。
而現在,一鳴集團公司已經完成FinFET和浸潤式光刻兩種製程技術工藝,只要有現成的光刻機,Foundry的製程工藝水平就領先全球。
是以,許振鳴認為用0.12微米的晶片製造技術,完全可以做出低能耗的AI晶片。若是把這種科技應用到9701專案,至少可以幫助華國預警機專案在某些方面超過米國。
“所以說,同事們一定要以新思路來考慮問題。”到了最後,他面帶笑容的跟會議室裡的工程師們打趣。
聽到這番話,言波的眼睛一亮,“這YJ0506晶片組有搞頭!晶片製程精度到達0.12微米,我們能整合電晶體就增加一倍,增加一些人工智慧指令集有什麼難道?”
“是這個道理。咱們可以在指令集中增加十幾條人工智慧指令。”
“嗯…要是我的團隊負責設計YJ0560晶片組,在龍騰EDA軟體的協助下,一個月就能完成晶片設計。”
“YJ010970晶片組、和YJ02501晶片組的設計更簡單。這樣一來,我們還能給這三套晶片組增加一些動態記憶體。”
工程師們被言波一提醒,思維頓時活躍起來。
他們都非常激動,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澤,提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和思路。
這樣一來,這場討論會進入炙熱狀態。眾人忘記了午飯時間,一直到下午三點多鐘才暫停討論。吃過午飯,眾人繼續工作,討論晶片設計的細節問題,分配任務,制定設計進度表等。
一番討論下來,9701專案的三種晶片組設計週期就已經確定了。正式完成設計的時間是9月底,最遲在9月30日之前能拿出成熟方案去流片。
這個時間點跟四臺KrF光刻機的改造週期差不多,根本不會耽誤晶片的流片工序。
所以說,許振鳴非常高興。結束會議以後,他在濃濃的夜色裡走出何昌林的實驗室,拿出手機就給桂長樹打電話報喜。
“什麼?明天上午就能開技術交流會?你們的動作挺快嘛。好,哈哈哈。”電話裡傳來桂長樹興奮的大笑聲。
他告訴許振鳴,自己真沒想到一鳴集團公司的反饋速度會這麼快。“我決定以後多給你們安排一些研發任務。”到了最後,這老頭高興的要給許振鳴派送大禮包。
第二日上午的9點左右,何昌林實驗室的保密會議室裡,桂長樹和何院士領著一群穿制服的研究人員,已經在會議室裡坐定,等待著會議室開始。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9701專案設計方案技術交流會,也是技術方案審查會議。在這個會議上,何昌林團隊的方案一旦透過設計,他們就可以開始進入設計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