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新計劃 【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話說這種情況也很正常。
目前國內最賺錢的行業是房地產,全國各大城市都在大力推廣房地產的產業。賣地才是主要收入,房建專案才是推動gdp高速發展的動力。
而重型機械廠的投資密度大,見效慢,誰也不不喜歡。要是沒有下崗職工的壓力,在座的領導們,有誰關注這些重型機械廠?
念及此,許振鳴決定馬上調整投資計劃,在東北地區打造一個智慧重型裝備製造基地。若能把連大重型機械廠也拿下,打造兩個智慧重型裝備製造基地也沒關係。
“好吧,我們結束今天的談判以後,也可以去連大市參觀一下。”許振鳴也當場答應連大市大老闆的請求。
“啪啪啪啪……”
聽到這話,會議室頓時掌聲如潮。
許振鳴的兩個承諾,把會議室裡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既然這樣,一鳴集團公司第一批34億元的智慧電子產業園專案,根本沒費周折就已經敲定。至於那34億元的配套資金,根本也不用許振鳴等人煩神,遼東省的大老闆親自出面去搞定。
作為老工業基地,遼東省不是沒有資金扶持計劃,而是沒有扶持專案而已。銀行見那些國企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怎麼敢放貸?
是以,遼東省的資金沒問題,一鳴集團公司若是不來投資,這些資金就會流向房地產企業。國內最有錢的房地產老闆王首富,不就是從遼東省發家起步的?
情況就是如此,許振鳴的出現肯定會改變許多企業的命運。
因為這次談判比較順利,許振鳴第二天就跟胡春梅坐上沈京市經濟開發區派來的專車。至於專案落地的後續工作,當然要交給投資團隊的成員們去操辦。他和胡春梅第一站是去了盛京重型機械廠。
這家企業是盛京重工集團的前身,在不久的未來會跟盛京煤機廠合併,成為盛京重工集團,因為體量大,所以能走ipo的路子在股市融資,從而存活下來。
盛京重型機械廠的廠區很大,大約有兩千畝地,而且還在沈京市城區。
對於這塊土地的面積和位置,許振鳴比較滿意。但對於他們的產品,許振鳴的確不滿意。
他們廠的主要產品有起重裝置、鍛壓機、冶金裝置、礦山機械…等等。
這些裝置都是粗大笨的普通機械裝置,技術含量低。按照許振鳴的說法是,“這就是在賣鋼鐵,能有什麼利潤?”
不但如此,這家工廠的一把手張廠長,對許振鳴的到訪很不友好。
“我們企業的歷史悠久,有著光榮傳統。國內許多第一的裝置課題都是我們完成的。國家應該很快會支援我們的企業改制。”張廠長的戒備心很嚴,言語和表情都在拒絕一鳴集團公司的注資。
想想也是,他是位副廳級的領導,倘若企業被一鳴集團公司收購怎麼辦?
而這家工廠的總工程師楊總,卻對許振鳴到來很感興趣。
“許董,我們兩家企業若是能合作,一定可以把長弓集團的好多重型裝置專案承接過來。”楊總工私下裡告訴許振鳴,因為裝置老舊,產品質量不過關,他們廠已經被長弓集團拋棄了。
這事放在以前,楊總工根本不會相信。
盛京重型機械廠的前身還是一家兵工企業,曾經為長弓集團製造過各種重型國防裝備。不知道什麼原因,最近幾年來,他們已經承接不到長弓集團的業務。
楊總工想不通;張廠長為了級別和位置,根本不會去考慮那麼多。這才是盛京重型機械廠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樣的問題在盛京機床廠也存在。
作為國內名牌機床廠,曾經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根本不用擔心市場問題。但因為一鳴集團公司的出現,這家剛剛才改制的企業已經資不抵債,到了生死關頭。
許振鳴對這家企業最感興趣的地方不是土地,而是一臺臺重型機床的基座毛坯。
一鳴集團公司的數控機床廠因為發展太快,基座毛坯跟不上。若是能把盛京機床廠兼併下來,在沈京市成立一家數控機床製造公司,應該算是優勢互補。
“胡春梅,把這家工廠的情況調查一下。我要了解他們廠的資產狀況、職工狀況和企業專利情況等。”
是以,許振鳴在回去的路上跟胡春梅吩咐道。
對於盛京機床廠負責人呂廠長的介紹之詞,他還是有點不相信,要把情況搞清楚再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