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光纖生產線(一)【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同意你們做出的所有決策。”許振鳴擺擺手,表示沒意見。對於這種小專案,他認為沒必要限制手下技術團隊的自由思維。
說完這些,他和何昌林在會議室後面找座位坐下來,參與這次技術討論會,卻又不參加技術討論。
“諸位,考慮國內電源生產廠家的水平差。我們的穩壓開關電源,一定要在自己設計,自己生產。大家有沒有意見?”王組長見老闆許振鳴這次真的放權,稍稍有些拘謹的繼續開會。
與會者都是工程師,一旦涉及到技術問題,都會很投入。他們很快就忘記許振鳴和何昌林的存在。
“王組長,要重新設計,01的成本太高。”
“對對對,最好設計成系列產品的。從8位開始,到32位。一種對應一種。”
“還有,系統碼晶片要統一,晶片可以根據的檔次來配置。”
“小劉說得對,我認為輸入模組、輸出模組和擴充套件模組要標準化。”
會議室裡,技術員們在積極討論著,把組成部件都一一確定下來。比如說電源、、儲存器、輸入輸出模組、擴充套件某塊、指令系列等等,都確定好統一標準。
許振鳴見小組的團隊成員們基本形成統一的意見,三個月內拿出一鳴集團公司的產品沒問題,索性就離開會議室。
與何昌林道別之後,他來到鳴芯製造公司的3號廠房,順便巡視一下06微米晶片生產線的安裝和除錯情況。
章釹金聽說老闆要來視察,已經和萬寧古站在3號廠房的大門口等待著。
“許董,06微米的晶片生產線已經完成安裝和除錯,我們將在一個禮拜內開始試生產。”三人匯合以後,章釹金笑嘻嘻的向許振鳴彙報情況。
這專案的進度和許振鳴原先制定的計劃吻合,倒是沒問題。
唯一比較棘手的事情是矽晶棒的儲存量會出現問題。萬寧古來到此地,就是和章釹金協商溝通,計劃好自產矽晶棒的試用時間。
“你那邊情況怎麼樣?”聽完章釹金彙報的情況,許振鳴側臉看向身旁的萬寧古。
王寧古的團隊正在加班加點的安裝兩條8英寸矽晶圓片的生產線,原計劃在六月份投產,能確保一鳴集團公司內部的生產需求。
但黃麗和吳天凌的光纖專案團隊,也準備在矽晶圓工廠附近建設生產線,有可能影響8英寸矽晶圓生產線的正常投產。
“許董,黃博士和吳博士建議:矽晶圓工廠和光纖預製棒工廠聯合生產,那樣會節省成本,提高原料利用率。我認為這種辦法比較好,所以才來跟章總協商,推遲自產8英寸矽晶圓片的供貨時間。”
萬寧古把來此地的原因告訴許振鳴。
他這個建議非常好,一旦能實現,可以為一鳴集團公司節省大量成本。國際上的高麗國三新電子矽產業工廠,就是如此規劃和操作的。
“額?還有這種科學規劃?”許振鳴不禁來了興趣。他和章釹金、萬寧古等人匆匆看完06微米的晶片生產線,就立即開車朝長江大堤駛去,準備看一看矽晶圓工廠的工程現場情況。
長江大堤的旁邊,一鳴集團公司大院北部的那片荒地上,打樁機、挖掘機等各種建築裝置正在咆哮。紅河建安公司的建築工人們正在作業,建造一個大型的矽產業工業園。
建築工地的南邊,原南安紡織集團公司的廠房內,李全帶領著工程隊伍,在萬寧國團隊技術人員的指揮下,正在安裝兩條8英寸矽晶圓的生產線。
許振鳴和萬寧古、章釹金等人坐車來到安裝矽晶圓生產線的廠房外。剛剛一下車,他們就被黃麗和吳天凌兩人攔著。
“許董,你來得正好。我建議在矽晶圓工廠附近,建造一座工藝的光纖預製棒工廠。”
“最好也建造一座工藝的光纖預製棒工廠。許董,我們需要兩座試驗工廠做實驗基地。”
黃麗和吳天凌攔著許振鳴,噼裡啪啦的說出心中的想法。
他們倆告訴許振鳴,光纖預製棒才是光纜製造業裡最賺錢的產品,佔據光纜產品利潤的70左右。
而國內目前沒有這種產品,只能從米國和島國進口。一旦島國和米國終止供應光纖預製棒,超鳴製造公司的光纜生產線就會立即停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