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的另一頭。許振鳴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眉頭緊鎖。

14天的時間生產完廠房鋼構?這樣下去,怎麼能確保在1996年元旦開始安裝晶片生產線?這肯定不行!

念及此前的種種困難,許振鳴有點窩火,對著手機下令:“陳登亮,我命令你停止其他鋼構的製造!日夜加班趕工期,確保1o天內把6o萬平米的廠房鋼構製作出來!”

他告訴陳登亮,只要結果,哪怕有些不重要的工件外協製作,也要把這個任務按時完成!隨後,他在陳登亮支支吾吾的回話中掛上電話。

關於機械製造、鋼構製造這方面,許振鳴是專家,知道該怎麼去趕進度。比方說,先製造鋼構立柱和承重梁等框架結構,這邊工地在安裝,那邊工廠再製造桁架和檁條等。

確定廠房鋼構件的製造,許振鳴又給劉安和田萬東兩人打電話,讓他們兩人和7o7工程隊的鮑隊長對接,把鳴公司的工地轉交出來。

“章總!鳴芯製造公司的廠房專案已經落實好,我們下面的議題是什麼?”安排生產場所的事情,許振鳴這才微笑著問章釹金等人,徵求他們的意見。

“我們應該立即對拆箱的晶片裝置進行檢驗、簡單裝配、除錯!”

“還要成立一個技術中心,準備修復損壞的裝置!”

“購買試驗裝置儀器和儀表等,成立晶片實驗室!”

章釹金、萬寧古和郭連生等人都是專家,而且直接從晶片生產工廠的一線過來,對晶片製造工藝程式非常熟悉。

聽完他們的言,許振鳴立即在研樓的二樓成立鳴芯製造公司的籌備處。章釹金為處長,材料技術大拿萬寧古為副處長。胡明鎮、林正學、郭連生和何昌林等人位團隊成員。這些人既是小股東,又是公司職員,積極性自然比較高。

在他們討論這麼搭建組織架構的時候,許振鳴卻提出兩個大問題,“諸位!我們鳴芯公司總是採購晶片製造裝置也不是事!而且,一旦我們能自己製造龍騰cpu,矽晶圓的廠家會不會中斷還向我們提供晶圓片?”

晶圓片是製作晶片的材料。沒有這種材料,晶片廠還是要停擺的!而這種材料的生產,島國人佔據世界一半的產能,可以說是用壟斷來形容也不為過。其次是米國人,佔據將近一半的產能,然後才是德國人。

總之一句話,大6幾乎沒有這種工廠,而且只能生產4英寸和6英寸的矽晶圓,純度不夠高。

聽完這話,章釹金和萬寧古等人頓時沉默不語。他們都在米國生活多年,知道米國和島國的貿易衝突。島國的矽晶圓工廠一旦停擺,米國的晶片廠自然就跟著要停擺和漲價!

所以,他們深知許振鳴說得的話很有道理,正在思考對策。鳴芯製造公司的前途,關乎到他們的身家性命,不得不重視。

不但他們這些從米國回來的技術大拿們眉頭緊鎖,就連桂長樹和宋青兩人也是一樣。

按照長弓集團的理念,國防裝備的需求是第一位,國內所有矽晶圓工廠的產能肯定要確保長弓集團的晶片生產線。但生產不了6寸的矽晶圓怎麼辦?

所以,他們兩人都被許振鳴的話嚇出一身冷汗!

“許組長說得對!我們應該還要建造一座8寸的晶圓工廠!”沉默了片刻,桂長樹代表長弓集團說出決定。

這一句話就要花掉十億元才能辦到,而且還要請專業的團隊來管理那些進口裝置。

而許振鳴和他的想法卻不一樣!

他微笑著對章釹金等人說道:“我們鳴芯製造公司肯定要投資建造矽晶圓的工廠,但應該從製造裝置開始。”

許振鳴把一鳴集團公司怎麼明伺服電機生產線的過程介紹了一邊。

他建議大家:“我們先研矽晶圓生產的試驗和檢驗裝置、先研晶片製造的試驗和檢驗裝置,然後再開始投入資金建廠。”

“許總!矽晶圓試驗裝置可以做到很小,但晶圓廠的試驗裝置縮小不了啊!”

“8英寸的矽晶圓片,還有光罩保護,裝置的體積肯定小不了!”

“我建議直接把晶片生產線的裝置研任務分開,讓國內的大學分頭去研究!”

許振鳴的話音剛落,章釹金、胡明鎮和萬寧古等人就提出不同的意見。

按理說,他們是專家,許振鳴肯定要聽取他們的意見。但關於晶片生產裝置研究這方面的觀點,卻跟他們的觀點不相同。

許振鳴告訴大家,在未來大資料啟動之後,會興起物聯網。晶片工廠要根據客戶的訂單來製造晶片。

“因此,‘迷你晶圓廠’將會誕生!一種全封閉,再帶無塵空間的全自動晶片製造生產線將會是主流。這種晶片生產線將會使用o.5英寸的矽晶圓來生產晶片!裝置佔地面積不會過3oo平米!”

許振鳴微笑著說出這種未來智慧裝備。

“額?”

章釹金和萬寧古等人很吃驚。他們都是專家,能聽懂許振鳴解釋的意思,認為這種理念非常前,但不是不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