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四名技術員拿來一卷白色塑膠薄膜,展開以後朝服裝電腦裁床的工作平臺籠罩而去。

這時,四層布料的小孔裡都在滋滋滋的吸著氣。白色的塑膠薄膜,在布料表面的負壓作用下,怎麼也鋪設不平整。

“哎…這道工序太費勁!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是啊!每次到這一步我就頭疼!”

“要是能再增加一組輥道就好了!塑膠薄膜也能自動鋪設該多好!”

四個技術員一邊幹活,一邊小聲議論著牢騷。

看到這種情況,許振鳴在自己的筆記本記錄了下來。

孫和汪國友兩人見自己的老闆又開始做筆記,整顆心頓時又懸了起來。

他們倆知道許振鳴有一個喜歡記錄產品故障和小毛病的習慣。這些被記錄的設計缺陷不解決,新開的產品就不能確定型號的。

“嗡嗡…”在他們倆擔心的時候,服裝電腦裁床的機頭開始工作了。切割機頭在橫樑帶動下,快移動到起刀的位置開始落刀,刺開薄膜和布料移動起來。

就在這時,“啪”的一聲響從刀頭的下方傳來,服裝電腦裁床的切割刀片折斷了。

“快按下暫停鍵!快!”看到這一幕,孫焦急的大喊一聲。王志忠和另外一名機技術員同時操作,把服裝電腦裁床的動作停止下來。

“滋滋滋…”此時,一陣陣的氣流聲大了起來。大量的空氣,從切開布料的破口處,湧入服裝電腦裁床的平臺負壓室內。

“哎…”看到這一幕幕的場景,孫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在大老闆面前的表演秀再一次失敗,他心情還是比較沉重的。

汪國友也是一樣。為了這個專案,他是特意被抽調過來幫忙的,卻沒能提出更好的建議和方法,把服裝電腦裁床的樣機給拿下。

“出現斷刀片的故障,你們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問題?”而許振鳴卻沒有受到這個試驗小故障的影響,面帶微笑的問大家。

“許總!我認為是我們的刀片有問題,不適合切割布料!”

“不對!刀片沒問題,我們已經做過試驗了,手動切割布料賊快!”

“那一定是刀片的刀頭旋轉機構有問題嘍!”

技術員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回到許振鳴的問題,誰也沒有一個系統的答案。

孫和汪國友兩人此時也是一樣,只是把目光看向了王志忠。他們兩個都認為是王志忠的c軟體有問題,導致刀頭旋轉不同步。

看到這種情況,許振鳴伸出兩個手指頭搖一搖:“我認為有兩個機械問題。一是刀片的材質有問題,刀片切割布料不順暢;二是刀頭旋轉機構有問題,導致刀片的方向和運動軌跡線不同步。”

眾人聞言,心裡都在暗想:“許總一說問題就是機械故障!為啥不是軟體故障?”

想歸想,他們嘴裡肯定不敢反對的。自己的大老闆用一次又一次的事實來證明,誰敢放對誰就會被打臉。誰喜歡被大老闆在人前打臉?

“許總!我們馬上檢查裝置,排查故障!”於是乎,孫立即順著許振鳴的意思說著話。

他安排幾名技術員和操作工一起忙碌,十幾分鍾後就拆開了服裝電腦裁床的切割刀頭。

“靠!這個刀頭是誰裝配的?刀杆絲牙都擰花了!沒有咬勁,刀片怎麼能同步?”這時候,一名操作工生氣的尖叫起來。

事實證明,許振鳴的判斷又是正確的。

這樣一來,孫和汪國友兩人就瞬間紅了臉。出現這種小故障,他們是有責任的。而且,要重新制作一個刀杆,花費的時間也很長,會影響服裝電腦裁床的參展計劃。

這還了得?

他們兩人都苦歪歪的看著許振鳴,等待自己老闆的落。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