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核心技術要掌握在自己手裡(為舵主加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位!就憑這些國內產的最先進儀器,我們能把永磁鐵和漆包線的專案搞出來麼?”看到這種情況,許振鳴皺著眉頭問大家。
眾人皆搖頭。
“許總!關於磁場、磁化、矯頑力、磁化效率…等方面的儀器,我們可以把伺服電機的檢驗儀器改造一下,繼續拿來檢驗永磁鐵!”
“但是,永磁鐵的材料成分檢測就有些麻煩了!需要透過物理試驗和化學試驗兩種方式來測定才準確!”
“那我們就建一個理化實驗室!只要願意投入,還有什麼事情搞不成?”
聽完許振鳴的提問之後,高建軍、段梅生、鄭城、孫超、秦金水…等人,都紛紛發表見解。
也就是說,一鳴公司要真正掌握檢驗永磁鐵效能的整套技術,不得不加大投入,搞一個理化實驗室。
其他方面的投入要少了許多,畢竟一鳴公司已經開發出的許多種檢驗儀器裝置可以通用。
而且,一鳴公司的這些裝置是從hp公司的裝置中偷師而來,技術非常先進。所有的裝置都是數字化,電腦數控化,便於資料採集、儲存和分析。
想到這些之後,許振鳴表情鄭重的點了點頭:
“高老說得對!我們就不拍花錢,不怕花時間。永磁鐵和漆包線線圈的核心技術,我們公司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授權給別的公司去生產,但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
這一點很重要,關於怎麼提高伺服電機效能的問題,許振鳴毫不含糊的拍板。
目前來說,一鳴公司生產的伺服電機可以應用到普通數控機床上。精密的四軸聯動機床,都是採用進口的伺服電機。他不敢冒險用自己工廠生產的伺服電機,害怕因此而影響數控機床的效能。
瞭解完國內試驗檢驗的儀器之後,許振鳴的心中也有了一些初步判斷。他朝眾人一揮手:“走吧!咱們回去開會討論一下細節問題!”
不多久,眾人又移步研發樓的一樓會議室裡。
“大家都說道說道,關於永磁鐵和漆包線兩個專案,我們該怎麼來攻關?”待眾人都安坐好,許振鳴首先發言提出問題。
一鳴公司發展到今天,他已經不需要自己一個人去戰鬥了。搞自動化控制這方面有王志忠和段梅生兩人是行家,孫超水平也不錯。
至於搞機械、機床和電機等方面的研發,人才就更多了。有高建軍、孫超、鄭城、秦金水、孟海生、洪愛國和剛剛提拔上來的芮新松等人。
所以,現在的許振鳴幾乎不用畫圖紙,只要審圖就行;幾乎不用寫程式碼、搞電路設計,只要稽核電路圖和軟體程式碼。
他掌握大方向,把新產品的原理構想圖、技術引數、工藝引數提出來,下面就有專案小組分解任務、制定研發流程和分配研發任務。
“關於永磁鐵這方面的研發,我認為應該像許總所說的那樣,先搞出自己的檢驗儀器。然後用儀器檢驗我們目前所收集到的永磁體,找出製造最簡單的永磁鐵作為研發方向!”
高建軍對這種產品有一定的經驗,第一個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高老看法,在初步攻堅的時候,我們應該拿下最容易攻克山頭!”
“我認為最簡單的永磁鐵,應該是天然磁鐵。這種產品只要控制好濃度就能攻克,缺點就是成本高,稀土的成品太高了!”
“孫工!你千萬別小看濃度提純的工藝。那玩意也是一個技術活!”
“各位同事,我認為老美的永磁鐵肯定最容易仿製。日.本人材料奇缺肯定會用燒結鐵氧鐵的永磁鐵,很難仿製;德國人的工藝好,材料純度高,我們更搞不定!”
“……”
一番討論下來,在座的工程師憑著經驗,基本上就把永磁鐵仿製攻關的方向給確定了。當然,這還要等最後的檢驗結果來確定。反正大家意見一致,都選擇高成本、易仿製的方向來攻克這個難關。
這一點也比較符合許振鳴的初步設想。他認為搞產品不是鬥氣,先把容易攻克的技術掌握到手,成本高一點也沒關係,總比純進口要低不少吧!
想到這裡,他微笑著點了點頭:“永磁鐵這個專案,咱們就按照大家的討論的程式來攻關,具體的工作計劃由鄭組長來制定!”
“好的許總!我會在明天上午就拿出詳細的永磁鐵研發計劃方案來。不過,我還要提出一個建議。咱們現在就可以透過普通的儀器,確定公司目前收集到的永磁鐵標本,到底有沒有是用天然材料來製作的!”
鄭城一邊記錄許振鳴交代的任務,一邊說著話,提出自己的新思路。
他說得這個問題比較專業,需要高建軍才能回答出來。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