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國內第一臺(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鳴公司開發伺服電機的路子是對的,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先翻新二手伺服電機,先開發世界最先進水平的試驗裝置,收集同類產品的試驗資料,建立自己的資料庫。這條路一定能走通,也一定能把自己的產品研發出來。
“報告許總!這臺伺服電機的震動引數要比力東和忠益的產品好!”這時候,試驗員指著液晶螢幕上的曲線圖,向許振鳴彙報情況。
他此時很激動,目光中閃爍著喜悅。
其實,不用他介紹,許振鳴透過觀察液晶螢幕也能知道結果。在眾多的曲線當中,一鳴公司產品的曲線圖排在第三位,比下面的曲線圖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比上面兩條曲線圖也有不小的差距。
也就是說,一鳴公司研發的伺服電機,在震動引數這方面比灣灣兩家企業的產品要好得多!
伺服電機的震動量直接影響了智慧裝備的效能引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引數。“好!這一項我們打敗兩個對手!你們幹得不錯!”看到這一幕,許振鳴也忍不住叫好,向孟海生和秦金水兩人道賀。
他其實也知道,孟海生和秦金水兩人既然敢請他來參觀,肯定已經做過實驗了。而且,實驗的資料肯定比較好,最起碼比灣灣兩家企業的產品要好。
隨後,他跟隨在孟海生等人的身後,繼續參觀下面的專案。如力矩測試、磁性測試、訊號反饋測試、轉動精度測試……等等。
一圈下來之後,孟海生專案小組試製的第一個批次的伺服電機,效能引數這方面都比灣灣兩家企業的產品要強很多。也就是說,一鳴公司研發的伺服電機已經成功了,可以取代目前的供應商。
這種技術的突破,可謂是填補了國內空白。一鳴公司伺服電機的廣告語,可以用國內第一臺伺服電機來冠名的。
想到這裡,他微笑吩咐孟海生:“把研發團隊的成員都召集起來,我要給你們慶功!”
“哈哈…好的許總!”
孟海生和秦金水笑得很燦爛。
這兩個白髮如霜的老頭子,此時如同嬰兒一般的笑著,笑容很純粹。不久之後,他們這些人都來到小會議室裡,目光炙熱的看向許振鳴。
他們這些人也知道,一鳴公司製造出伺服電機的重要性。這項新技術的突破對於國內的企業來說,意義非凡。可以預見,國內伺服電機的售價在不久之後肯定會雪崩式的降價。外商品牌的做法一貫如此。
比方說現在價值萬元的32寸大彩電,十年後幾乎都不值錢。這種事情你不能怨外商,只能從自身找原因,自力更生才行嘛。
看了看眾人的表情,許振鳴朝大家鞠躬致謝:“同事們!非常感謝你們的努力,為我剔除一塊心病!”
他這麼做一半是作秀,一半是真心。若是沒有孟海生和秦金水的加入,他就是擁有伺服系統,也搞不成伺服電機這種尖端產品的。他又不是萬能的,什麼技術都精通。在大型專案當中,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許總!你的功勞才最大!沒有你提供的研發思路,我們是不會成功的!”
“沒有許總的伺服系統,我們想都不敢想去搞伺服電機的攻關!”
“是啊!我們跟著許總幹,越幹越帶勁!”
見自己的老闆行大禮感謝自己,孟海生等人也非常激動。他們的目光有些溼潤了,拼命的鼓著掌,臉上洋溢欣慰的笑。
這種時刻,大家都只有一個心思:“只要是許總下達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完成,也一定能完成。”
看到這種場景,許振鳴雙手朝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然後,他當眾宣佈:“孟組長將出任伺服電機廠的廠長一職,相容伺服電機研發專案組的組長;秦工任副廠和副組長。從今天起,我們將開發自己的伺服電機生產線,批次生產國產伺服電機!”
按照這個無塵空間的場地和員工數量,年產三千臺伺服電機肯定沒問題。但是,這個產量對於一鳴公司的需求量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來形容。既然能自己製造伺服電機,一鳴公司肯定要擴大產能,爭取在年底達到年產四萬臺以上。
“許總!這個任務我敢接下來!”
聽完許振鳴的要求之後,孟海生拍著胸脯保證。
他參觀過灣灣力董電機廠和灣灣忠益電機廠,本身又是電機制造專家,再結合一鳴公司的先進生產管理理念,搞一個年產四萬臺伺服電機的製造廠,還是很輕鬆的。
安排好這個任務,許振鳴宣佈小型慶功會議結束。然後,他把孟海生和秦金水兩人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