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第1/2頁)
章節報錯
得到許振鳴的暗示,鄭城一邊用鍵盤輸入快捷鍵的指令,一邊用滑鼠操作,把風管系統的圖紙放大,逐步顯示每個部分的圖紙。
“許總、諸位同事!上次集體審圖以後,我把管路系統又最佳化了一遍。該縮小的管徑縮小到最佳尺寸,該拉直的位置已經拉直。圖紙技術引數應該沒問題,管道製作這方面的技術要求就提高了許多!製作這種管道,我們公司工人的技術水平恐怕有難度……”
這時候,鄭城一邊講解著圖紙,一邊提出自己對管路製作和安裝這方面問題的擔憂。
要修改圖紙,把公差範圍擴大,他也沒有把握,只好拿出最精準的圖紙出來。這樣一來,對於怎麼把圖紙變成實物的確是個難題。
這種問題若是放到外商企業裡,都不是問題。他們產品的精度要求可能比鄭城圖紙的要求還要高。不過,他們有許多配套裝置能完成圖紙中要求的精度,比國內用工人師傅們的經驗來控制精度要先進多了。
“鄭部長!你這個管道的精度要求的確有點高,南安地區都找不出能拿下這個專案的施工隊!”
“鳩江造船廠的鉚工和焊工師傅來幹活,恐怕都搞不定!”
“如果再改一改,把精度誤差改到毫米級別就行了!”
這時候,會議室裡的技術人員們都紛紛發言,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觀點。
總的來說,他們都只有一個意見,就是要鄭城改圖紙、降低精度要求。
看到這一幕,許振鳴用食指敲了敲會議桌,表情嚴肅的說:“大家靜一靜!關於怎麼製造的問題咱們現在不討論。鄭部長你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問題咱們繼續往下審圖!”
按照許振鳴的意思,這套圖紙不能改。怎麼去做出產品,怎麼把圖紙變成實物,這個問題應該由孫子良領導的製造團隊去克服。如果透過修改圖紙來完成製造施工任務,一鳴公司的製造團隊永遠都不會進步!
鄭城負責的圖紙量其實很少,除了室內風路管道之外,就是室外的風機機組、壓縮空氣儲存氣包、空氣淨化裝置和尾氣淨化裝置等系統裝置圖紙。好多裝置都是外購件,技術上沒難度。
因此,他這部分的圖紙稽核的很快,也沒發現什麼重大問題。許振鳴徵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見,見眾人一致同意此圖沒毛病,於是就敲定了這套風路管道圖紙。
接下來要稽核的圖紙是噴漆房和烤漆房的施工圖紙。這套圖紙已經修改好,是按照許振鳴的思路來設計的,簡單實用,施工製作要和管路系統配套施工,很快就定稿,確定最後的圖號版本。
孫超負責的懸掛系統、許振鳴負責的機器人圖紙和控制電氣圖紙,已經透過好幾輪的技術討論,目前基本上發現不了什麼問題。
就這樣,大約花了兩個多小時,這套自動噴漆烤漆生產線的圖紙就已經集體審圖透過。下面的工作就是按圖製作和按圖施工,爭取在一個月之內完成施工工序,進入除錯和試生產的環節。
鄭城被許振鳴任命為自動噴漆烤漆生產線專案組的組長,專門負責主抓這條生產線的後期施工問題。
旋即,許振鳴在會議上宣佈:“同事們!公司決定要研發伺服電機、滾筒式電腦繡花機、全自動矩形管下料、鑽孔、衝孔的生產線、電腦雕刻機和電腦切割機等專案。所以,我們技術部的同事們任務很重,工作要重新調整一下!”
春節之後,許振鳴決定利用公司技術部的力量來搞產品開發,不再是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的拼命。
會議上,他當場成立伺服電機專案組,孟海生為組長,秦金水為副組長,領著兩名年輕的技術員一起幹。
孫超為滾筒式電腦繡花機、電腦雕刻機和電腦切割機等專案的負責人,領著六七個技術員負責搞機械設計。這幾種產品,都是一鳴公司主打產品數控機床的衍生產品,放在一起攻關比較合適。
至於那條全自動矩形管下料、鑽孔和衝孔生產線,其實也是一種智慧化的專業機床。這種裝置目前只有黴國、德國和日本人能製造,用在汽車製造業。一臺裝置價值二千多萬元人民幣。
這種機床有八十多米長,可以透過傳送皮帶和輥道自動上料,把各種型號的矩形管運輸到機床的頭部。
透過對中裝置,可以調整矩形管的角度和方向;透過液壓沖模可以給矩形管開孔;透過配套的麻花鑽頭和銑刀,可以給矩形管鑽孔;透過包夾裝置給矩形管翻身;透過電鋸,可以根據數控程式設計好的資料截斷矩形管……
總之,這種裝置很先進,一條生產線只要兩位操作工就行了。整條生產線全部透過數控程式設計設定好的資料來完成控制,工效非常高,一條線可以和一個下料車間的生產量相當。像這樣的生產線,一鳴公司只需要兩條就能滿足現在的生產需求!
許振鳴用過從黴國進口的這種裝置。透過安裝和除錯維護,他記憶中有一套類似的圖紙資料。而現在,他所拿出來的圖紙和資料,黴國人此時還沒有開發出同類的產品。
也就是說:一鳴公司的這套母圖應該是時下最先進的,世界上沒有可以與之比肩的同類產品!
這個專案的攻關,他本來準備交給高建軍來負責,而且最合適。可是,這個老頭還沒有退休。於是,他決定暫時交給新來的秦金水主管,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