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直接搖頭,“澄清,不需要。我要做的是加一把火,讓一方的輿論攻擊變成真正的輿論戰。”

他拍了拍米爾頓的肩膀。

“事先說明,我會攻擊你的父親,挑他的毛病,甚至還會詆譭、抹黑。而且,內容還會越來越誇張。”

米爾頓愣了愣,“這有什麼用嗎?”

埃迪笑了起來,“人們總是容易被輿論裹挾,又總是喜歡自作聰明。”

“在我沒有攻擊格雷維斯先生之前,可能會有不少人被那些文章影響,對鄧布利多和伯恩斯產生不好的印象。”

“但只要我這邊加大攻勢,甚至越來越誇張,他們就會自發的‘清醒’過來。”

“他們會意識到這種互相攻擊只是因為魔法部長選舉而出現的互相攻訐。”

“到時候,自認為看破了這種手段的‘聰明人’便會用自認為很理智的、得意的、高高在上的態度來看待雙方的你來我往。”

“他們會抱著欣賞鬧劇的心情,不會再相信那些詆譭之言。”

羅傑難得誇獎埃迪,“真是了不起,看來你已經把這一套理解得很透徹了。”

埃迪雙手叉腰,得意的笑,“哼哼,未來的傳媒大王,可不是開玩笑的。”

米爾頓這時出聲,“我想我已經理解你的意思了,埃迪。”

埃迪問他,“怎麼樣,你真的不會在意嗎?”

米爾頓果斷搖頭,“真的不在意,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只要結果是好的。”

接著,他又低聲嘀咕了一句,“我最多不去看接下來幾天的報紙就好了。”

斯科特暗笑。

果然,米爾頓對格雷維斯先生也不是沒有怨言的。

接下來事件的發現就和埃迪預估的差不多。

當“霍林沃思”正式表明立場,你來我往的輿論戰頓時拉開。

全巫會原本對鄧布利多和伯恩斯有計劃的詆譭抹黑也徹底變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一場鬧劇。

在八卦和花邊新聞方面,埃迪的經驗可是比那些為全巫會服務的記者豐富多了。

他抓住格雷維斯先生移情別戀、拋妻棄子的行為不放,編造了很多十分精彩的故事。

人們喜歡他的故事,就像是追讀一部正在連載的狗血,沉迷於那些誇張曲折的故事情節,每天追著看。

當然,能取得這樣的效果,也多虧了扎比尼夫人過去的傳奇經歷。

米爾頓雖然想秉持著眼不見為淨的心態,但他還是會忍不住關心進展,而且,這些事也給他造成了一些麻煩。

作為一位埃迪筆下被格雷維斯先生拋棄的小可憐,他迎來了許多同情和憐憫的眼神。

這讓一向便十分敏感的他很不自在。

這還沒完,“霍林沃思”還在全方位抨擊格雷維斯先生。

畢竟,格雷維斯先生讓人詬病的並不只是私生活。

在政治資本上,他的劣勢和短板也很明顯。

比起伯恩斯女士來說,他過去的職位不夠高,在政治上嶄露頭角的時間也不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