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開礦一邊當國主的吳衛每天小日子也算是過的比較滿意。

東夢那邊暫時沒什麼事情需要吳衛回去處理,他就想著怎麼把草原的旅遊業也帶到這中原來。

十五座城池其實也算是包含了山川河流,很多景色也算是很美的。

只要他設計的好宣傳的好不愁沒有人過來遊玩,這樣又多給兒子們攢點家業。

和楊將軍及一些剛提拔上來的官員商議以後,吳衛發現大家還比較支援的。

不過有個小官員的話激發了吳衛的想法。

他說的意思是吳衛反正有足夠的軍力和財力為什麼不把慶豐國再多打過來一些?

這樣不管發展哪塊都會多很多選擇的餘地,現在的地方就好比一間房要住十個人又擠又小。

吳衛想了幾天後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他也嘗試的和錦玉商量,問問她的意見,錦玉直接裝聾作啞,對於政事她現在不管不問,主要是那次的賽馬節吳衛惹錦玉不高興了。

吳衛嘆氣,錦玉不搭理自己他只好和楊將軍商議。

剛有了女兒的楊將軍很不想打仗。

吳衛皺著眉頭看著他,楊將軍想了一會後在吳衛耳邊低語幾句後,吳衛表示懷疑的看著他。

楊將軍點點頭:“可以試試看,反正也不會損失什麼。”

吳衛召集幾個文官過來,告訴他們給距離十五座城池最近的城寫信,讓城主或者主管的官員投靠吉日蒙圖,只要投靠過來的都免除賦稅三年。

官員們都很興奮的表示馬上回去就辦,吳衛沒有想到他們會這麼樂觀,只好點頭靜等他們的訊息。

十天後,有十座城池願意投靠吳衛的吉日蒙圖國,吳衛喜出望外全部接受。

結果沒有寫信過去的城池也託人過來問吳衛要不要他們。

吳衛一聽差點笑掉牙,慶豐國怎麼了?

自己還沒有要動打他們的心思,就這麼迫不及待的要投靠自己?

難道是看上自己的礦?

吳衛本來想要拒絕的,畢竟慶豐國就那麼大,一下子弄了二十五座城池,那國主估計都快要氣吐血了。

而且吳衛還需要考慮周邊領國的感受,這樣不動聲色的吞了一個國,他們會不會有危機感。

要是引起眾怒或者公憤自己可就陷入孤立的境地。

三天後那被拒絕的城池的主管官員就騎馬到了吳衛住的行宮外,請求見吳衛。

吳衛一聽這個訊息後想著還是見見比較好,結果這些人中竟然有鴻燕城的主管官員。

鴻燕城是慶豐的都城啊,那國主就住在那,投靠了吳衛那慶豐國主怎麼辦?

結果那個官員說就是國主讓他過來的,他把國主的意思帶給吳衛,說慶豐國建國一百多年,到他這裡是越來越差。

他也有自知之明管理不好,所以希望吳衛接手後能善待子民,就不枉費他的一片苦心。

吳衛連忙問那國主現在怎麼樣了?

官員搖頭說國主自殺了,吳衛突然感覺心裡堵的難受。

什麼樣的國主才能做出這樣的抉擇?

寧願自己死掉給百姓一條活路也不讓自己的顏面給子民們帶去無盡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