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不慎,就有滅國之危!

如果站錯了對,後果是極為嚴重的。

大秦看似強大,卻要面對其他六國,到底能不能勝,還兩說!

如果墨家若是全力支援的秦國敗了,墨家恐怕也會遭到其他六國的打壓。

如今的形式,已經和當年孝公時代不同了。

在孝公時期,是為了發展壯大秦國。

秦國是為了生存。

所以墨家加入秦庭幫忙製造軍械也沒什麼。

但當局面越演越烈,有了亡國之危險。

所要面臨的後果就不一樣了!

作為鐵桿的支持者,肯定會受到牽連!

所以,六玄子選擇了墨家隱退,以坐觀局勢的變化。

若是大秦敗了,那與墨家無關。

若是秦國真能滅了六國,那麼看在墨家當年為大秦的付出,也定然不會為難。

雖然不能得到賞賜,甚至藉此機會成為百家之首。

但六玄子在權衡之後,還是選擇了中庸之道。

激進雖然有莫大好處,可同樣要面臨巨大風險。

保住墨家的根基,才是當代鉅子的策略。

不過到底身在秦國,有些事情也不能做得太絕。

更不能有違先代鉅子的號令。

雖然他奉行不參與七國混賬,但是對於門下想要投入秦庭幫助製作軍械的弟子,也並未阻攔。

也算留下了香火情。

萬一將來大秦真的一統天下,有這些投入秦庭的弟子在,也能保墨家平安。

當然,一旦大秦敗了。

墨家肯定會宣佈那些投效秦庭的弟子已經被掃地出門,早已不是墨家弟子。

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畢竟,百家之中進入七國為官的弟子不在少數。

只要不是整個學派擺明立場支援,就不會清算在他們身上。

真若是因此被清算,唇亡齒寒之下,其他學派也會站出來說話的。

否則,誰知道下一個會不會輪到他們呢?

簡直就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也是最穩妥的策略!

六玄子因為善於養生,所以身體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