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爹又怎麼會不替兒子擔心呢。

這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挑選,又精心培養歷練,最為滿意的繼承人。

要是真出現半點閃失,那不僅僅是自己會失去兒子心痛,大秦也會失去一個最佳的繼承人!

畢竟,這個混賬小子膽大妄為,幾乎就沒有不敢做的事兒!

當初進攻嶺南,都敢僅僅只帶兩千護衛在身邊。

萬一碰到埋伏突襲,會陷入絕境的!

也難怪會嚇得嬴政會立刻派遣一萬宮中衛士前去保護。

要知道,連自己出巡,即便是在大秦境內也是上萬人隨行保護的。

更何況那還是在戰場!

雖然不是最前線,但偷襲敵營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其實,嬴政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

秦軒在事後也的確好好為自己的大膽作出了深刻反省。

其他人或許不知道,但秦軒對原軌跡卻是很清楚。

在原本軌跡上,作為主將的屠睢就是中了一支毒箭,死在了敵人的埋伏之下。

所以,稱之為大膽的確不為過。

嬴政是真擔心這個兒子會效仿當年的孝公,孤身獨闖墨家進行論道。

效仿先賢,在這個時代可是常有的事兒。

縱然大秦一統天下,地位上有了提升。

可孝公當年畢竟還是秦王,是一國的君王!

秦軒只是太子,在級別上,終究是低了一級。

以這個兒子膽大的性格,效仿孝公獨闖墨家留下一段佳話,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才特意提醒,一定要多帶幾個高手護衛。

哪怕真有危險,也能在護衛的保護下逃出來!

秦軒看著老頭子關切的目光,重重點頭應下。

心裡卻得意不已。

為自己的聰明默默點贊!

在船廠裡邊的時候,皇帝並沒有答應招攬墨家。

心底顯然是有間隙。

如果在那個時候,又是眾目睽睽之下和皇帝爭論。

會讓皇帝沒面子的。

或許在私下裡談,只是小事。

但是放在大庭廣眾之下爭論,就變成了大事。

被兒子頂撞,皇帝的面子還要不要了?

這也是秦軒在察覺到皇帝的態度之後立刻改變策略的緣由。

利用火車的便捷和強大的運輸力,立馬就打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