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南洋之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秦軒的計劃中,橡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來是可以在當地取汁,以桶裝回大秦能帶回更多的。
不過因為儲存技術和運輸問題,為了穩妥乾脆整棵砍伐帶回來再慢慢取汁。
在有了圖紙的情況下,想要製作蒸汽機並不難。
大秦的匠人們只要根據圖紙,就能製作出來。
可不要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也證明了三千年前的青銅冶煉技術可是極為先進的!
更何況有秦軒的主導,又集大秦所有匠人之力。
要知道,那些隨隨便便一個大學畢業的穿越前輩,哪怕是學文科的也能輕輕鬆鬆製造出飛機大炮火箭外加無線電通訊。
製造蒸汽機,那更是基操了!
如果秦軒在有了圖紙,又集合了整個大秦的匠人都還做不出來,那乾脆挖個坑把自己地埋掉算了!
研製出蒸汽機,就能實現質的飛躍!
對於大秦的治理,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所以,橡膠是必不可少之物!
而兩千年後,我國橡膠種植面積和產量已居世界第五位。
海南島是中國最重要的橡膠生產基地,2003年橡膠種植面積已達到37.98萬公頃,佔全國橡膠種植面積的58%,名列全國第一。
然而100年前,在中國的土地上卻找不到一株橡膠苗。第一個把橡膠引進國內,並在海南島開墾膠園的,則要歸功於馬來亞歸僑何麟書。
何麟書是海南島人,1861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8歲那年,因生活所迫到當時的馬來亞謀生。
從一個洗碗工,慢慢成為了一名實業家!
1906年,他集資5000元,在海南家鄉成立了瓊安公司,由馬來亞引入橡膠種子開始種植,開闢了中國第一家橡膠種植園。
不過萬事開頭難,最初的種植並不順利。
開始是以播種的方式重視,結果第一批育苗以失敗告終。
之後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賣掉了房屋籌集資金,決定用移植橡膠苗的方法代替原有的播種方法。
當時,海峽殖民當局嚴禁橡膠樹苗出口,他冒著很大的風險,幾經周折,終於在其他華僑的大力支援幫助下,從海路將橡膠樹苗運回海南島。
第一批運回約有5000多株,結果成活了3000多株。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橡膠終於在中國大地紮下了根。
因為秦軒下令船隊前往,極大的提前了橡膠引進的時間跨度!
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禁止出口的律法,更沒有人監督。
再說了,此次船隊之上還搭載了數萬的精銳陸戰隊!
在鋒利的軍械面前,誰敢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