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戰結束,秦軍開始有序的撤回長城之內。

反正胡人的主力已經被殲滅,六十萬步軍留在草原上也沒有任何意義。

畢竟,空曠遼闊的草原上並不適合大軍長期駐紮。

要不然每日的人吃馬嚼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多停留一兩個月,恐怕大秦的國力都要被拖垮!

儘早返回秦國,才能緩解糧草的壓力。

秦國在變法之後實行的是耕戰制度,戰時為兵,沒有戰事的時候就開墾種田。

除了留下必要的守軍,其他人大都會回去耕田。

到時候秦國官署會大大減小糧食的消耗,也會多出數十萬人種植糧食。

況且以現在的局勢,已經不需要如此多的步軍了。

國內形勢穩定,留下足夠鎮守大秦的軍士就足夠了。

況且即便要出征,也不再像當初那樣大兵團的作戰。

再次開啟戰局,也是遠行千里之外,由騎兵來完成。

哪怕是想要去西域,總不能讓大軍徒步穿越草原吧?

六十萬步軍的行軍速度很慢,想要穿越茫茫大草原得需要多少的糧食?

以大秦現在的國力,肯定是支撐不起的。

就算是此戰,也只是勉勉強強供應罷了。

要不然秦軒也不會如此的小心翼翼,力求一戰定乾坤!

因為,大秦步軍遠征,實在是耗不起!

至於匈奴和東胡的殘餘勢力,則留下了十五萬精騎推進清理。

以騎兵的速度突襲,以最快的速度消滅胡人殘餘勢力。

而且單單是騎兵作戰,機動性就強多了。

十五萬精騎也能以戰養戰的方式獲取補給。

到時候還能趕著大批的羊群和戰馬回秦國!

大秦的糧草僅僅夠勉強支撐這一次大戰,就更別說是前往更遠的西邊了。

雖然挺可惜,已經到了草原深處,只要再繼續前進一半的路程就可以抵達西域。

現在回去等於半途而廢,下次再前往西域就要走更多的路。

但情況不允許,不得不回師。

秦軒心裡也覺得可惜,但奈何大秦國力不允許……。

本來對於滅胡之戰,就預計是在八到十年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