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曾經高高在上的草原貴族此刻跪伏在地上,抬頭用充滿渴望的目光看向上方的大秦太子。

爭先恐後的大表忠心,講述彼此曾經的交情!

攝政王跪在最前面,正眼巴巴的表功!

不過,此人雖然是東胡最大的一股勢力,也掌控了東胡王庭和年幼的新王。

但是作為東胡最大的一股勢力,卻也是最受各部族所爭議的!

雖然王庭勢力與其他三股勢力同樣屬於獨立的個體,卻又與其他三方不同。

因為,攝政王的出身並不如其他三王那樣在草原上高貴。

如果不是在東胡王戰死的時候靠著秦國的暗中支援,又挾持了年幼的新王,根本不可能坐上如今的位置!

也正是也秦國有說不清道明的聯絡,才備受爭議。

甚至,其他三王為了詆譭削減王庭的號召力,偷偷散步攝政王暗中已經投效秦國的流言。

讓攝政王很難真正收服人心。

畢竟,胡人是桀驁不馴的。

連此刻才剛剛被頭曼統一的匈奴都瞧不起中原各國之人,更何況是更加強大的東胡呢!

在胡人眼中,秦人只是他們予取予求的獵物罷了。

不趕盡殺絕,只是為了細水長流。

等到來年勤勞的秦人田地裡有了收成,再去繼續掠奪!

所以,哪怕是秦國一統天下,又擊敗了東胡大軍,依然沒能真正讓這些胡人生出敬畏之心。

尤其是在高層的刻意隱瞞和誘導下,壓根沒把秦軍放在眼裡!

因為老東胡王被秦軍射殺,部族裡的人對秦人更加的怨憤!

也只有真正的上層,才知道秦國大軍到底有多麼的強大!

胡人的民眾瞧不起秦人,自然把攝政王竟然向秦人獻媚的舉動認為是恥辱。

攝政王雖然掌管了東胡最強的一股力量,又挾新王以令諸侯,其實日子也很不好過。

既想保住威信,又不得依靠秦國的支援坐穩位置。

如果沒有秦國的支援,單是收編了大量的隊伍需要的糧草供應就讓他頭疼!

有了足夠的糧草,才逐漸得到一些人的支援。

所以,嚴格說起來也沒有錯。

攝政王就是以獻媚秦國的方式得到支援,才成為了一方首領!

只是他自己一直不願意承認罷了。

可是現在的情形卻不一樣了。

現在承認以前就依附秦國,那就是自己人,是可以保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