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秦國軍陣卻展現了出來。

誰也不知道後面還有沒有什麼沒見過的利器沒有使用。

萬一衝破盾牌之後,秦軍還有以往沒使用過的武器,他們就悲催了!

退一萬步說,秦軍現在已經展現了所有軍備。

他們衝破軍陣,僥倖逃回了王庭。

但兵力恐怕也所剩無幾了。

到時候都不需要秦國大軍攻打。

只需要派出一支三五萬人的騎兵,就足以掃滅王庭,把分散的部族通通消滅!

所以,以親眼見證了秦軍強悍的戰力之後,對未來感到很渺茫。

衝破盾牌大陣,從軍陣撕開一道口子。

在逃亡的時候,面對秦軍的弓弩和那種爆炸火焰的打擊,能不能活下來真是兩說。

攝政王眉頭緊皺,只是略作思略便分析出了三王的意圖。

看似尊重,承認是東胡的共主。

其實,是對戰事沒把握,想要找一個替罪羔羊罷了!

如果此戰失利,他們倒黴的成了俘虜。

那麼,肯定需要一個領頭的來揹負最大的罪責。

下面的將領,責任相對就輕多了。

那位年幼的新王,誰也沒當一回事兒。

他們四人作為東胡四大勢力的實際掌控者,已經是站在了東胡的最頂端!

好處是手握大權,無人可以命令!

壞處就是一旦戰敗,就得作為主犯承受對方全部的怒火!

三人目的很明確,既然上頭沒人了,那就趁機推選一個共主出來背黑鍋!

承受大部分秦人的怒火!

說不定他們還有機會用財物把自己給贖回去!

死主犯攝政王一個,換來他們三人活命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反正只是一個口頭上的稱呼。

若是此次僥倖都能活著離開,誰也不會把此事當真。

更不會聽從攝政王號令。

三人只是在瞬間就達成了默契,推出了一個在上頭頂雷的而已!

攝政王在和秦國上層接觸多了,對於這些爭鬥的心眼也多了。

只是略作沉吟,便分析了個七七八八。

這是眼看戰事不利,要把自己給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