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激勵士氣的辦法。

不過一個是以獎勵進行激勵,讓士兵發自心底的自願,而另一個卻是鐵血逼迫!

東胡人仗著人多,戰心並不強。

在激烈的抵抗之下,自然是損失慘重!

如此巨大的代價,遠遠超出了他們預料。

即便將巡邏的一千騎兵盡數斬殺,但繳獲的東西,也無法彌補兵力的損耗。

惱羞成怒下,心裡自然不甘。

又恰好來了攝政王派來的人。

其他三家對匈奴發起突襲,這麼大的事情又怎麼瞞得過放出的細作呢。

在聽聞三家雖然打了勝仗,卻付出了不少的代價後,心裡自然是幸災樂禍。

東胡四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平日裡更是小摩擦不斷,早有了積怨。

此刻又怎麼會錯過奚落的機會呢!

攝政王立刻寫了三封一模一樣的信,派人給送了過去。

美譽其名是道賀。

但言辭中,無不是炫耀自己派出一萬人是如何大獲全勝。

秦國太子對第一個出擊是如何的褒獎。

連帶即將送來的大量糧草,也狠狠吹噓炫耀了一番!

攝政王可不擔心三家會惱羞成怒搶奪還在路上的糧草。

糧草可是由秦軍護送的。

甚至,攝政王還巴不得三家去劫糧,惹怒秦國呢!

東胡其他三王收到表面是祝賀,其實是炫耀加奚落的書信。

氣得是臉色鐵青!

心裡極度不平衡!

好不容易滅敵,都沒有撈到好處就退回去,這不符合東胡的作風!

既然已經殺了匈奴騎兵,自然要把這片地區佔為己有才能填補兵力的損耗。

再說了,他們此次出兵本就是為了搶地盤來的。

現在仗也打了,又怎麼能無功而返呢!

索性賴著不走,企圖把附近的土地都給佔領下來!

而且根據之前匈奴的隱忍,三方推測只要不是太過分,冒頓應該不敢徹底撕破臉面。

可惜

他們低估了冒頓對土地的重視程度!

本來,冒頓聽到其他三王也同時對巡邏計程車兵發起突襲。

短短一天的時間,就損失了四千精騎!

著實讓他心疼!

不過,為了大局著想,也只能強忍下來。

反正東胡遠離老巢,又沒有足夠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