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部正忙於應對北面秦軍攻打的時候,一支數萬人的兵馬從側方攻入。

可以想象,在幾乎全部兵力都用於抵抗正面攻打的時候遭到突襲會是一個什麼局面。

幾乎是摧枯拉朽之勢,留存的守軍都沒有多少抵抗力就在秦軍夾擊中敗亡!

而李信的膠東軍,有了從海上運來的補給,又有王城作為依託,進可攻退可守打的更是勇猛!

百越各部在夾擊之下,又連續遭到大秦犀利軍械的重創,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連最後寄予希望的毒蟲和瘴氣,都沒能阻擋住秦軍的腳步。

僅僅半年時間,嶺南基本已經被秦軍徹底征服。

根據歷史,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

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郡、南海”3個郡。

南海郡轄境是東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揭陽、四會5個縣,郡治番禺。

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屬象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粵北部分地區屬長沙郡。

而秦軒主導的此次南征,因為沒有重蹈屠睢陣亡,臨陣換帥的覆轍,大大縮短了時間。

一次就攻下了嶺南!

比起歷史上的時間,整整提前了六年!

現在的嶺南,基本已經沒有抵抗,徹底劃入了大秦疆域的版圖!

五路大軍,則分別駐紮在所屬各處。

按照計劃,這五路大軍會有一半兵馬調回咸陽。

只留下二十萬大軍駐守嶺南!

還將歷史上的三個郡,建議皇帝增加為了五個郡!

秦軒如此安排,也是避免將來若是有人做大,出現尾大甩不掉的情況。

而五路大軍,只會分派出一小部分守衛各處新建的城鎮。

即便有哪裡造反,憑藉五萬兵馬也足以鎮壓了。

人多了,只是浪費兵力而已。

雖然這五十萬大軍全部留下,將部分改為耕戰制,能大大加快嶺南的發展。

不過現在大秦疆土拓展太快,正是卻人的時候。

秦軒還是習慣手裡有兵,腰桿才夠硬!

要不然將來繼位之後大秦兵力全部分散在各處,自己手中掌握的直系卻沒有多少,心裡總覺得沒底!

這是知道原軌跡上大秦結局留下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