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各取所需(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現在卻不行了。
始皇帝在一統六國後對皇權的鞏固日漸加強。
士族根本不敢和皇帝對抗,更不敢施壓。
而皇帝實行中央集權制,自然是樂與看到太子將士族削弱,以加強皇權的統治。
士族們可謂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除了把太子拉下馬以展露態度,並無第二條路可選。
論起扣帽子來,這些人都是高手。
立刻,幾名士族之人站了出來。
昂頭看向上方年輕的太子,沉聲詢問道:“太子殿下此舉難道是想學呂不韋嗎?”
另一人也立刻附和道:“當年的呂氏春秋一字千金,可謂是盛極一時!”
“……”
立刻,幾名士族大臣紛紛開口,看起來好像是在稱讚如此鉅著的宏偉。
在卻在暗語太子的野心!
其實,當初年輕的秦王嬴政對於呂氏春秋,還是頗為欣賞的。
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有不一樣的看法罷了。
如果呂氏春秋真的流傳下去,恐怕天下人就只知大秦有呂相,卻不知道有大王了!
站在文臣之首的李斯抬起頭看了看。
這一次並沒有出言呵斥那幾個站出來反對計程車族大臣。
因為從心底裡,他也並不贊同。
只是身為太子的人,無論殿下做了什麼決定,他都不可以拆臺。
即便有疑問,也只能私底下提。
敢當面拆臺,這個丞相之位怕是就要坐冷板凳了。
李斯當年在相府做門客的時候,可是親自參與了呂氏春秋編撰的。
清楚知道,呂不韋之所以編寫《呂氏春秋》,不僅僅想要給自己塑造一個聖人的形象。
而且他還想要透過《呂氏春秋》傳播他的思想,他的主張,從而能更好的控制秦國的百姓,鞏固他的權力。
太子作為大秦儲君,未來的大秦皇帝,想要為將來繼位打基礎無可厚非。
但是卻太早了!
畢竟,皇帝正值春秋鼎盛之際。
如果太子的聲望過高,會引來皇帝忌憚打壓的!
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只是他不知道,其實秦軒並沒有要學呂不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