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辰國王城之中燭火通明,一隊隊侍衛持戈巡邏,守衛很是森嚴。

清冷的夜風中透著濃濃的凝重!

說是王城,其實也就和大秦的一個鄉差不多。

在一米高的泥巴圍欄後面,是一排排茅草屋。

簡陋的茅草屋以圓圈形排列,在中間是一座和秦府差不多大小的院子。

這裡,就是辰國的中樞,所謂的王宮了。

以秦人的眼光來看,也就比那些達官貴人所住的府邸要略大一些罷了。

建築風格帶著商周時期的味道,也有幾分燕國的風格。

辰國一直以來都很落後,在文明方面,比起大秦來要低了一個層次。

要不是殷氏遷徙帶來的文明和技術,辰國恐怕連冶煉技術都沒有。

畢竟,根據後世考古發現,從地下挖出來的青銅器是公元前一千年左右。

那個時間段,正是箕子帶領一群貴族從商朝遷徙而來的時間。

如果不是箕子帶來了冶煉技術,辰國恐怕還在用石器!

而使用的貨幣,就完全是仿製燕國了!

若不是有十五萬大軍駐守在外面,知道此處是守備重的!

要不然還以為就是秦國的一個鄉鎮呢!

在一間弄堂裡,九個老者跪坐在兩旁。

上方坐著的,則是勢力最強的辰王。

與其說是王,倒更像後世的武林盟主。

聚集英豪發號施令!

至於那些有勢力的英豪在接受命令後會出多大的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說到底,每個人心裡都有著小心思。

不過

這個所謂的王宮到底還是太簡陋了。

一間狹小的屋子也就能做十個人。

若是再有人來,就要坐在門外邊了。

別說和大秦雄偉的咸陽宮、章臺宮比較。

就算是殷氏的王宮也比這裡雄偉數倍。

這些人要不是身穿中原風格的官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村裡幾個族老聚會呢!

在大秦雄兵走出長城時,細作就彙報了訊息。

這些人一直都關注著秦軍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