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王城的守備(第1/3頁)
章節報錯
城防之上,一名身穿商周樣式甲衣的將領站在城樓之上,目光眺望遠方。
眯起的眼睛裡,透著一抹自得之色。
作為殷氏王朝最高武將,統領了全國的兵馬大權。
在接到王命之後,立刻率領七萬大軍戰術後撤,退守到了王城。
同時,衰王下令徵召全城青壯誓死護衛王城!
在強迫加抹黑秦軍的嚇唬之後,將城內兩萬青壯補充到了守城之中。
兵力從七萬一躍接近了十萬!
這可是王朝從未有過如此數量的大軍!
殷氏王朝的軍隊按照商周之時設定。
大司馬以掌天下之兵,四方有警則徵用諸侯軍隊。
分為軍、師、旅、卒、兩、伍6等。每軍12500人,由1名卿統領;每師2500人,由中大夫統領;每旅500人,由下大夫統領;每卒100人,由1名卒長統領;每兩25人,由1名司馬帶領;每伍5人,由1名伍長帶領。
當然,現在的殷氏可沒有諸侯守衛。
軍隊的核心是王家與貴族子弟所組成,基幹力量是徵發平民組成的甲士。
所以,把城中的平民徵召當成了理所當然。
只是沒有經過訓練罷了。
不像大秦實施的耕戰制度,戰時為兵和平時為農,平日裡也有訓練,把農民拉起來立刻就能成軍!
經過訓練和沒經過訓練的,戰力可不在一層次!
統領王朝最高兵權的大司馬,則在王宮裡指揮。
畢竟,登上城頭指揮太危險了。
大司馬身份高貴,又怎麼會親身赴險呢。
刀劍不長眼,萬一被一箭射中,那才死的冤枉!
城防的指揮,都交給了一名姓辛的將軍。
當年,周武王滅商之後,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在半島建立的政權。
而這位辛將軍的祖上,也是當年跟隨而來的貴族。
在承接了商周禮制的殷氏王朝統治下,出身是很重要的!
這位辛將軍現年不過四十多歲,卻已入伍三十年,對周圍的大小征伐不下數十次,有勇有謀是大司馬最倚重的大將。
此次城防交給此人,也放心。
此刻,辛將軍整合副將站在城樓之上注視下方的兵力佈防。
副將看著正在北城門集結的主力大軍,臉上透著擔憂之色。
低聲道:“辛將軍,如此佈置,真的沒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