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當爹的偏向(第1/3頁)
章節報錯
根據史料記載,秦惠文王在少年時被士族所利用挑釁變法。
在封地送上來的糧食裡被掉包換成了沙土!
嬴駟一氣之下殺了運糧之人!
當時正值商鞅變法之際,為了明正典刑,即便身為太子依然受到秦律的處罰。
被判流放之刑,在外漂泊多年後,孝公身體已經日漸虛弱才將其找回。
而負有教導之責的太傅,則被處以墨刑。
從此之後整日戴著面具,再無顏以真面目示人。
也是導致了和商鞅結下大仇的根源!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太子身份最貴,不能受墨刑,所以讓他的師傅替代!
不論是哪一種說法,教導失職被判墨刑,是確有其事。
從嬴駟的例子上可以看出,哪怕自詡嚴苛執法的商鞅在面對王權的時候也不得不讓步。
秦律,在身份差距下也是有轉圜餘地的。
要不然嬴政也不會金口玉言,一句話就把趙高的死罪給赦免,還官復原職!
但是,能夠免除秦律的處罰,也是要看人的!
諫大夫的身份地位,可還沒有到網開一面的地步!
現在李隴已經被重傷半死,如果真按照廷尉的說法追究。
那麼諫大夫就要被處以墨刑!
對這些身份高貴的人來說,寧可斷一指也不願意承受如此侮辱的刑罰!
在臉上被刺字,再注入墨汁,以後哪裡還有顏面見人!
這個罪名,肯定是不能認的!
諫大夫心頭一顫,急忙反駁道:“廷尉大人必然是弄錯了,是秦軒觸犯了秦律,今日朝堂之上也是議的此事啊!
李隴…李隴就是代父受罪啊…!
本官昨日在朝堂上痛責秦軒的罪責,此人懷恨在心又不敢對本官下手。
才會故意將怨氣撒在李隴的身上,這是打擊報復,李隴是無辜的,是受了本官的牽連啊!”
一番話,就將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把兩人的爭執,說成了單方面的打擊報復。
如此一來,自己就徹徹底底成了受害的一方。
而且昨日朝堂之上,諫大夫也的確很活躍。
除了最先冒頭髮難的吏中丞,就屬他最蹦躂了!
若是真要說打擊報復,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雖然無法證明秦軒傷人是打擊報復,但也無法擺脫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