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不少人眼中露出幸災樂禍之色。

尤其是一些士族階層的朝臣,瞪大了眼睛就等著看熱鬧了。

若是連大秦丞相也彈劾此人,即便皇帝再重信,也得有一個說法。

否則,會寒了大臣們的心。

這已經不是一郡一地的事情,是蔓延到了整個大秦的事!

甚至連咸陽京師重地,都出現了膠東郡的私鹽!

不過,在場還是有不少頭腦清明之人。

只是略微思索,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畢竟,侍御史彈劾的罪名很是玩味。

說大很大,說小也小。

之所以說大,那是根據事情的性質和秦律來定的。

明目張膽在全國範圍內販賣私鹽,夷三族都不為過。

要說小吧,也可以。

說到底,朝廷的食鹽買賣,還不是由各郡售賣,然後把錢上繳朝廷。

膠東郡官署也是有代表朝廷販鹽的權力。

此次把鹽賣到了轄區之外,只是為了做出成績,把手伸的太長了!

無論是發出的公文還是告示,全蓋的是膠東郡官署大印。

如此一來,就有得扯皮了。

即便真要嚴格論起來,最後一旦追責。

查到的罪魁禍首,也只是膠東郡的郡守罷了。

因為最後的收入都入了郡府的賬,查到郡守也就到頭了。

侍御史看似彈劾,卻是把此次販鹽事件定為了郡城行為。

把秦軒從事情裡摘了出來。

即便真要追責到他頭上,頂多也就是御下不嚴罷了。

雖然也會有責罰,卻不會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所有罪責都讓莊祁給背了!

而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最忌諱的就是被皇帝誤以為結黨營私。

私底下怎麼做是一回事,該表的態,還是要表的。

此次事件已經讓全國各郡上奏摺抗議了,作為丞相是無法置身事外了。

所以,才找了一個門人參與彈劾,以表明心志。

不過,找罪名卻不大不小。

輕重拿捏得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