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咔咔~

十名力士共同推動絞盤,發出沉悶的聲響。

五名參觀學習的秦將正趴在頂層的護欄向下俯視。

船舷之上,一名名陸戰隊員排開,將手中連弩架在船舷之上。

雖然不如後世火炮的巨大威力,但一名名陸戰隊員相互隔開一個身為排列。

從船頭,一直排到了船尾。

在這個時代來說,射程機遠的連弩,已經屬於密集型攻擊火力了!

這些防禦的陸戰隊,是隨船保護,應付突發狀況的!

到大軍登陸之後,這些陸戰隊員會隨船離開,並不會參與到這次的大戰中。

五名秦將看著一艘艘小船靠近,不由轉頭望向了李信。

以連弩的射程,已經能夠射殺遠處船隻上的敵人了!

若是再不放箭,那些簡陋的小船就要衝到近前了!

只是,這位最高指揮官臉色平靜,絲毫沒有下令的趨勢。

畢竟,他們只是來參觀學習先進的戰鬥經驗的。

李信才是這支大軍的指揮官,他們心裡雖然著急,卻也不能遇阻代庖發號施令。

這是規矩!

東越的指揮將領倒也有些門道,清楚知道面對大船時的弊端。

所以,命令小船以最快速度衝向船。

而幾艘樓船則尾隨在後,保持著至少五百米的距離!

這個距離,已經超出秦床弩的射程範圍,是理論上的安全距離。

即便打不過,逃跑的時候也佔優勢。

終於,隨著倉內絞盤的轉動,緊貼在船外層的一根根像是裝飾一般的竹竿緩緩落下。

每一個竹筒都有成年人手臂粗壯。

對向外面的一頭被削尖,平行在了海面上。

當東越小船相距百米的時候,穿上傳來尖利的哨聲。

頓時,一名名百將對所屬部下發出了激昂的吶喊:

“放箭~!”

“放箭~!”

“放箭~!”

“……”

霎時,密集的箭雨如同雨幕一般向著下方船隻砸下。

這些東越人何時見過如此密集箭雨,平日裡和周圍的土著勢力,雙方百人對射就已經是大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