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個多月和陸戰隊戰士們同吃同住,摸爬滾打,已經深得將士們認可。

對陸戰隊的指揮,倒是已經如臂使指了。

等待的,就是各方面配合了!

此次出戰,朝廷雖然給予了物資補給。

但是對於伙食標準很高的陸戰隊來說,卻是杯水車薪。

秦軒也知道老頭子要提供南方六十萬大軍的後勤,壓力會很大。

倒也沒多說什麼。

反正膠東有錢,而且是打著替父分憂的打算。

所以,真正所需的軍械以及補給,都是由膠東郡自行供應的。

這段時日,蕭何是忙得焦頭爛額。

雖然很忙,卻也充分展現了他在後勤方面的天賦。

想後世之中,蕭何幫著劉邦處理事務的時候,處境是何等艱難。

想要物資,在如蜀地之前需要物資基本靠搶和要。

即便如此,也保證了劉邦大軍的後勤。

現在有一個富庶的郡城為基地,還有整個大秦為依託。

處理起事務來更是得心應手,處理得井井有條。

在三個月前接到命令,就開始著手準備了。

小麥和紅薯磨成面,烙成一張張大餅堆滿了倉庫。

這些餅既管飽,又便於攜帶和儲存,是主要乾糧!

甚至,秦軒還‘發明’創造了一種名為香腸的東西。

就是用豬的小腸,灌上豬肉和佐料,然後風乾。

對於香腸的記載,最早史料發現是在元朝。

古時候,在羊城(今廣州)有家肉鋪,掌櫃的姓黃,為人聰明,善於經商。

某天有位顧客,兩眼盯著臘腸轉;左看右看,最後拿起一根來,用鼻子聞了聞,問道:“這是什麼腸子”?

黃掌櫃滿臉堆笑的回答:“臘腸”;顧客聽了,二話沒說,扭頭就走。

黃掌櫃心裡納悶,怎麼不問價錢就走呢?這裡一定有原因。他拿了兩根煮熟的臘腸,追了上去,問道:“先生,贈送您兩根嚐嚐”。

顧客擺擺手說:“我不吃辣椒,謝謝!”

黃掌櫃這才明白,顧客把“臘”和“辣”兩個字混淆了。

便進行解釋,顧客這才接過臘腸,放進嘴裡一嚼,滿嘴裡濃郁的香味,立刻引起了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