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朝堂之上(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舉不但讓陛下揹負嗜殺的惡名,也是動搖大秦的根基,還請陛下召回治罪!”
另一人也立刻出列道:“臣彈劾上將軍秦軒奉詔不遵,私自帶兵前往改道之罪!”
頓時,滿堂皆驚。
這兩條罪名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要說罪名大,那就是奉皇帝詔命前往接管南方軍團,展開對百越的攻伐。
此事關乎重大,五十萬大軍的征伐幾乎關係到大秦的強盛還是衰弱。
一軍主將卻放任五十萬大軍不顧,反而改道去了會稽縣,其中還有違抗詔命之罪。
真若是追究起來,隨便拿出一個罪名來按律都可以殺頭了!
要說小,其實也不大。
作為掌管大秦軍務的上將軍聽聞有人造反,還佔領了城池,領兵前去征討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還有一句話叫做,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臨機而動罷了。
至於屠城一事,聽起來雖然殘暴,但反倒符合律法!
律法中可是有連坐的!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朝堂之上是否有人的重要性了。
關於此事的定論,還不是看朝堂之上的人怎麼解讀!
是功是過,都是一念之間。
只是此二人已投效將閭,此時站出來彈劾,所代表的含義就值得深思了。
朝中不少大臣紛紛低頭,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以黑麵秦的權勢,也只有兩位公子才有能力扳手腕子了!
連神情平靜的扶蘇,臉上也閃過一抹驚訝之色。
隨即,扶蘇臉上露出自得之色。
心中暗道:“幸好本公子已決定遠渡海外立功,這才讓將閭膨脹了,想要對上將軍動手!
鬥吧,等你們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本公子再強勢歸來,一切就塵埃落定了!”
扶蘇心裡暗暗自得。
對將閭為了鞏固勢力,趁著秦軒不在朝堂之時動手的舉動絲毫不奇怪。
作為皇族,削弱武將權勢是必然。
而秦軒身為明面上的武將之首,卻一直左右搖擺不定。
既和將閭有些交情,也在和扶蘇緩和關係。
如此一來,已經視作監國的將閭又怎麼會樂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