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各取所需的默契(第1/3頁)
章節報錯
按照所提出的要求,若是三十五個郡都完成了規定銷量的要求,其金額怕是不比鹽稅低了!
大秦的鹽稅,使用起來是全國分攤的。
膠東郡的海鮮銷售所賺取的錢財,也是要繳納稅賦的!
而且大秦給膠東郡設定了稅賦的門檻,膠東郡卻對漁民的稅賦又提升了不少。
除開應上交國庫的,其他部分都進入了郡城的小金庫!
那得多富裕啊!
頓時,皇帝心裡也變得不平衡起來。
幸虧秦軒先一步給老頭子打了預防針,講了郡城幫助漁民命賣貨所需要付出的消耗,才險而又險的避免了被單獨提升賦稅的差別待遇。
話說回來,秦軒為了發揚膠東的漁業,確實花費了大量精力。
除開貸款給他們購買漁船,最新的漁網以及其他漁具,但是修建一個漁船停泊的碼頭便於管理就花費了不少財力物力。
還有官署的大船在海上巡邏,如果有漁民遇險能立刻營救。
還利用官署的名義為漁民拉生意,找客源。
漁民只要將海鮮捕撈上來,除了在本地售賣,其他郡城的售賣都不用他們擔心!
雖然在原本基礎上提升了一些稅,但總體來說也是雙贏。
在介紹報價單發放下去後,一桌桌的人不由低聲討論起來。
海鮮的味美,他們是深有體會的。
而且大秦雖然也算得上富庶,但食材方面確實很單調。
尤其是上郡和隴西,基本就是額外打些野味。
至於海鮮,連運都運不過去。
華夏從周朝開始就已經用海味祭祀,河裡也能捕撈到魚蝦。
可不會像一些穿越其他位面的電視劇,看到小龍蝦會當成怪物。
在兩千年多前的《爾雅》裡就已經有了食蝦的記載!
只是到了唐朝的時候才烹製方才更繁多。
不過,河溝裡的大蝦個頭有怎麼能和海里的蝦比呢!
經過酒樓廚子的烹飪,味道真是一絕!
他們有信心只要能夠運回去,必定能賺錢!
前提是,活著運回去。
所以,雖然不少人挺看好這筆買賣,但是因為運輸的原因,並沒有人願意採購。
要是運送一兩個月,怕是都臭爛了!
那才是血本無歸!
能接受邀請坐在這裡的,都是有名的大商賈,個個都頗具經商頭腦,又怎麼會看不出致命弊端呢。
討論氣氛雖然熱烈,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嬴政放下手裡的介紹報價單,沉吟道:“你的想法不錯,但是想要運送至全國各郡,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