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賭。

畢竟,李信雖然曾經戰敗,也是立下赫赫戰功的。

要不然也不會得到皇帝信任,命其為主將率領二十萬大軍伐楚。

即便那一戰敗了,但身上的爵位卻沒有被削。

大秦高等爵位想要提升很難。

此去能不能立功,能不能升爵真的很難說。

哪有如今身為中尉統領,掌管屯兵維護京師安全來的更穩。

到時候把裨將印信一交,在有新的坑之前,弄不好就要閒置了。

秦軒能一直頂著上將軍的名頭,那是嬴政為了培養兒子方便。

身份不同,外人又怎麼可能得到如此待遇。

嬴政聽到這個名字,臉上露出感慨之色。

這個驍將,當年可是很看好的。

只是可惜了。

儘管此戰是因為當時的相邦背叛,導致二十萬大軍覆滅。

但到底折損了二十萬人,必須要給秦人一個交代。

所以,這個罪責就只能李信一個人背了。

畢竟,皇帝是永遠不會錯的。

失敗了也都是臣子的責任!

嬴政聽到這個好久沒有被人提起的名字,心中也很是感慨。

沉吟道:“朕聽聞李信如今已沒有銳氣,他還能勝任?”

秦軒眉頭一挑,立刻說道:“兒子曾經和李將軍有過幾次接觸,發現他並不是沒有了銳氣,只是隨著閱歷的增長磨平了菱角,變得更內斂了!”

說完,悄悄用餘光觀察。

見老頭子沒有打斷否定的意思。

才繼續說道:“此次從海路突襲,是以騎兵的方式突襲敵人心腹。

登陸後不可能也沒有足夠的人力穩紮穩打,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

如此一來,糧道的安全就成隱患。

而且三萬人馬深入敵後,一旦被圍困,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後果可想而知!

所以,兒子認為領兵者除了要有經驗,還要有骨子衝勁!

如此,才能起到天降神兵的效果,加速征伐的腳步!”

嬴政抿著唇,細細思考著。

不得不說,這小子的話還是有幾分道理。

如果論起奇兵突襲來,沒有人比李信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