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在兵力發展的問題上,早已經想好了對策。

既然自家老頭子只批了五千正規守軍,那就一個也不多!

作為千古一帝,自然是好面子的。

超出了詔書上的限定人數,那就是抗旨!

皇帝的面子還要不要了?

至於私底下換一個名頭髮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要面子上說得過去,想來皇帝也不會多說什麼。

畢竟,在後世記載中,老頭子是把扶蘇送到了上郡擔任監軍。

堂堂大秦長公子常駐,和接管了一郡之地有什麼區別!

而且不僅僅是給了一郡之地,還還有三十萬精銳邊軍!

從上郡到咸陽,走直道也不過三天的路程。

如此近的距離,始皇帝都敢給兒子三十萬大軍,足見其魄力!

壓根就不怕造反!

秦軒對持差別對待,表示不滿。

憑啥在後世就能給扶蘇一郡之地外加三十萬精銳邊軍。

給自己才區區五千城防軍!

差別也太大了吧!

不過

秦軒在想到始皇帝的脾氣後,隱隱猜測這是老頭子故意為之。

就看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

不管老頭是是不是這麼打算,反正秦某人是這麼認為了。

所以,擴軍是勢在必行!

也是萬一將來出現突變時,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不過,在兵力擴充的數量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畢竟,膠東郡的情況和上郡不同。

上郡是邊陲重鎮,本身就有三十萬大軍駐守。

扶蘇作為監軍,也相當於撿了個便宜。

但是膠東郡卻不一樣。

因為,在詔書的明文規定裡,只有五千!

那麼,皇帝的底線,應該是在十倍之內!

秦軒權衡了很久,才決定將兵力上限設定在五萬。

以免人數太多,引來皇帝的不快。

新軍的成立,既然做不到人數優勢,那就只能濃縮為精華。

每一個新軍都將按照強度超過魏武卒的強度進行訓練每一個,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