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嬴政的偏心(第1/3頁)
章節報錯
封秦軒為統兵主將,就是讓其在軍中歷練一兩個月,對秦軍也更深入的瞭解。
另外,就是為了鍍金,增加在軍中的威望。
畢竟,扶蘇仁厚的名聲已經傳揚天下。
這其中除了有儒家大力宣揚的功勞外,也有皇帝在暗中推波助瀾的結果。
當老子的,肯定要一碗水端平。
既然之前已經幫扶蘇傳揚了名聲,現在自然要為預設的繼承人造勢咯!
大秦以武力統一天下,軍中的威望,可比民間的聲望更有用。
等到將來坐穩了帝位,再慢慢收服民心就是了。
嬴政當初培養扶蘇的時候,常教導兄弟友愛。
即便將來當了皇帝,作為長兄也好厚待弟弟妹妹們,切不可兄弟相殘。
作為帝王,竭力控制兒子們不會因為爭奪太子之位而相殘。
畢竟,無論是秦國還是以往的六國,為了爭奪王位相互殘殺的事情數不勝數。
尤其是趙國為最!
所以,在有意立扶蘇為繼承人的時候,仁厚的聲望和大儒的支援,就是為繼位做鋪墊。
但是,現在決定更換另一個兒子為繼承人。
扶蘇在民間和天下文士中的聲望,就成了莫大威脅。
以眼前這個兒子的手段,為了消除威脅將扶蘇給偷偷弄死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嬴政是不會因為有這個苗頭就改變主意的。
做皇帝不能過於心慈手軟,該殺的時候就要殺,才能保持皇權的威嚴。
扶蘇就是性子太仁慈迂腐,才不被討喜的。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個兒子在軍中也建立起威望。
將來在掌控了秦軍坐穩帝位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忌憚扶蘇的名聲而暗中下手了。
始皇帝對外是鐵血手腕,對自己的兒子還是很上心的。
畢竟,虎毒還不食子呢!
要不然,也不會時常教導扶蘇要兄弟友愛了。
翌日
始皇帝在朝堂之上下詔令秦軒率領十萬大軍馳援上郡,總領十五萬大軍征討匈奴,封護國上將軍!
蒙恬和王離為副將,協助軍務!
一紙詔令下達,在朝堂引發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以大將軍嬴成為首的宗室,更是心生不滿到了極致。
堂堂滅六國的大功臣,大將軍竟然被晾在一旁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