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被怪異的眼角餘光看得一陣心慌,心裡差點破口大罵:老李啥意思,不會是在暗示小爺為將吧?

作為一個只想混吃等死的閒人,要他跟隨大軍作戰就跟上刑場一樣痛苦!

而且,還特別危險!

就留在咸陽當一個紈絝,摟著嬌妻美妾吃著火鍋唱著歌,不好麼?

嬴政循著暗示的目光望去,眉頭皺了起來。

講真,君臣多年,對李斯的暗示早已瞭然於心。

就是想讓這個長子領兵出征!

只妖能大敗匈奴而歸,無論在朝堂還是民間都能獲得威望。

將來宣佈立儲君的時候,也更能服眾。

雖然以千古一帝的威嚴想要立誰為太子,除了那些不怕死但已經被髮配遠離朝堂的大儒博士敢瞎逼逼。

其他文武大臣,莫敢不服。

但嬴政總希望長子能夠自己建立足夠的威望,將來才能更好的掌控朝堂。

而不是繼任帝位後還要和一幫不服氣的朝臣鬥智鬥勇!

要知道,在兩千年後,就有一位年輕的皇帝整天就和東林黨鬥智鬥勇。

皇帝整天盤算著怎麼收回權力。

那些文人也在算計著怎麼奪取權力,如果把皇帝賣給滿清辮子能換來多大的好處。

結果,丟了天下,在一棵歪脖子樹上吊死了。

身邊,只有一個老太監殉葬。

而那些曾經手握大權的重臣,已經開開心心的改換門庭繼續做官了。

臣子強,而君王若,是嬴政不願意看到的。

畢竟,他自己就是過來人,十三歲繼位,苦熬到了二十二歲才真正掌握了王權。

雖然他相信以這個兒子的手段必然不會出現臣強君弱的局面。

但能讓滿朝文武敬畏,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純屬以自我為標杆設立的。

秦軒小心翼翼偷看皇帝的臉色,心裡暗暗祈禱:別,千萬別,政哥求放過……!

可惜

嬴政在沉吟片刻後開口道:“此戰發兵十萬,蒙恬和王離為副將。

秦軒,為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