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的計劃本身就是為了拖垮秦國的謀略。

但是秦國明知是計,卻依然花費了十年修建。

渠成之時,為大秦增加了大量的肥沃土地。

修建長城,也為後世抵禦匈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這些工程無一不是利國利民,只是在有人心的操控下,成了暴君的象徵。

但真的就是這樣嗎?

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同樣是被罵作昏君。

但給後世帶來的好處,確實巨大的。

無論嬴政還是隋煬帝,都印證了一句話。

罪在當,代利在千秋!

秦軒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會提出主動出擊的計劃。

以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和霸道的作風,現在有人獻計主動出擊,又怎麼會不動心呢。

所以,商議結束後,大秦最大的情報頭子頓弱就開始行動了。

先是召回了那些閒賦在家的精練密探,然後組建了一支商隊。

不得不說,到底薑還是老的辣。

頓弱不愧是當年遊離於六國之間蒐集情報,挑唆的行家。

為了更真實,甚至抓了一個走私販鹽的奸商,吳觀生。

此人一心想要入朝為官,奈何才學不夠,也沒有人引薦,為了生活只能成為販夫。

而且此人膽大無比,為了賺錢甚至做起了走私勾當。

把鹽巴偷偷運送出去,和草原邊緣的部落換取獸皮馬匹,賺取暴利。

無論是被大秦抓住,還是被胡人黑吃黑,都是死路一條。

所以,此人可謂是膽大包天!

只是做得一直比較隱秘而小心,又嚴格控制數量,才安然無事。

可惜

頓弱這個情報頭子出手,在大量探子撒出去後,立刻就進入了監視中。

然後,在一次運送私鹽和布匹準備從小路偷偷繞過長城時,被當場抓獲送到了咸陽。

頓弱對此人連番審訊和暗示威脅,又許以爵位利誘,這才收服了吳觀生。

畢竟,對於一個低賤的商販來說,能夠得到爵位那是天大的榮幸!

尤其是天下一統已經沒有戰爭,就算想要上陣殺敵換取軍功也沒有機會。

在這個時代,即便有錢又如何?

沒有爵位,依然只是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