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按照軌跡中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將匈奴驅逐,卻沒有繼續追擊,反倒是連結長城被動抵禦。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深入草原將匈奴徹底趕到了另一邊。

即便如此,也是打光了幾代人的積蓄。

而且是在國泰民安之下,幾代人的積蓄。

以大秦目前的國力,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只會在驅逐和修建防禦攻勢中源源不斷消耗人力物力,直到不堪重負!

現在皇帝選擇了更為保守的方式,自然讓四人心裡鬆了口氣。

畢竟,皇權高於一切。

若是始皇帝沒有耐心堅持現在就開戰,他們再怎麼勸說也是無用的。

除了惹得皇帝不快,連參與謀劃的資格都會被剝奪,被排除出核心圈子外,得不到任何好處。

所以,一貫求穩的王翦才只是分析情況,而沒有提出任何個人建議。

李斯作為官場老油子,更是把球拋給了秦某人。

也只有秦軒這種年輕氣盛的激進派,才敢稍稍在分析的時候傾向於自己的想法。

頓弱立刻領命,恭敬的問道:“臣立刻安排聯合之事!只是~不知道陛下將大戰定於何時?”

始皇帝心中有了定計,卻沒有說出來。

如此好的考校機會,怎麼會不加以利用呢。

目光掃視,落在了俊逸面孔上,沉聲問道:“你認為呢?”

秦軒想了想,手指抵著下巴思略道:“幫肯定是要幫,要藉此重創頭曼讓三方勢力達到平衡。

不過嘛,也不能太快。

只有讓伊摩利和冒頓疲於應對的時候,才能體會到有大秦作為後盾的好處。

到時候派遣一萬精銳駐紮草原,不但能為三方調停,把傷亡控制在我們想要的結果上。

也能趁機探索,繪製出詳盡的地圖,為將來作準備!”

始皇帝微微頷首,對這個提議表示贊同。

只是疑惑:“為何要控制傷亡,他們內耗不正是大秦想要的結果?”

秦軒眉頭一挑,得意的笑道:“匈奴騎兵身強力壯,可都是最好的勞動力,怎麼能隨意浪費在內耗上呢,死在為大秦建設作貢獻上不好麼?”

隨即掰著指頭,認真的計算:“匈奴人口數十萬,到時候分配十萬修馳道,十萬修通往南方的直道,二十萬修阿房宮,可都是絕佳的勞動力!”

頓時,在場幾人聽得一愣一愣。

他們只是在謀劃勝利,謀劃那片水草豐富的大草原。

可別人已經連人口都謀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