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軒聽到這個名字,瞬間怔住了。

王綰,這個名字可是印象很深的!

在腦海中對前世的記憶中,此人任大秦右丞相,比擔任左丞相的李斯地位更高,也更早。

在天下一統後,王綰對大秦未來的發展卻與始皇帝相悖。

站在了宗室和儒家的一方,提議實行分封制。

把宗室和功臣們封到燕、齊、楚等國的偏遠地方,讓他們鎮守各地,以保持國家的穩定。

但是李斯以周室分封諸侯已不合時宜,那樣國家就會像東周時期一樣混亂。

而主張地方郡縣,中央集權;即由中央直接任命、罷免各地方的官員。

這個建議契合了始皇帝對中央集權制的規劃。

所以,李斯從廷尉升任到了左丞相。

而右丞相王綰因為觸怒了皇帝,被任命為南征監軍,從此再無訊息。

其結果,必然是無聲無息的死在了毒蟲瘴氣遍佈的百越之地!

這位右丞相是在自己穿過來之前就已經因為力推分封制,觸怒了皇帝!

雖然還掛著右丞相的名頭,卻已基本沒有實權。

若是不出意外,王綰會在一年多後隨南征大軍前往百越,從此再無記載。

路途遙遠,以他的年齡和身體,在毒蟲瘴氣叢生的百越確實很難熬下來。

秦軒看著蒼老的背影,心中翻起了驚濤駭浪。

終於明白為什麼此人站在文臣的最前,卻始終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樣,基本不發表見解,才讓自己誤以為是奉常一類的官職。

同時,腦海中也反應過來,之前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總覺得差了什麼。

現在終於反應過來,原來是一直沒有人提南征百越的事情!

畢竟,五十萬大軍出征,其中還有大量民夫,再到籌措糧草。

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五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北方又在大修直道,沒有一年半載的準備,根本不可能成型!

所以,若是要一年多以後大軍南征,早就應該將此事在朝上商議了!

秦軒看著蒼老的背影,腦中飛速轉動。

漸漸的,眼睛裡升起一抹明悟。

“我明白了……,因為皇帝接納了我提出增強國力,再一舉殲之的策略,所以將南征的事情暫時壓了下來!

也因為我怒懟博士們,才讓王綰沒有進一步激怒皇帝被立刻調離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