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夫人笑了笑,“太后說笑了,公主乃金枝玉葉,臣妾哪敢對她怎麼樣?”

這事兒怎麼處理,得看元太后自己的態度!

她不會開口乾涉元太后對昭琦公主的處置,但是,也絕對不會讓她們這樣算了!

樓家的人,什麼時候任人欺負成這樣了?

元太后一噎,臉色有些難看。

寧國夫人這話說的好像不敢幹涉她做決定,可是,她的怒火已經毫不掩飾,自己若是處理的不能讓她滿意,怕是這事兒難以善了,而且傳出去,昭琦公主今日做的,就是謀害功臣後代,屆時,楚國千萬子民的指責和謾罵,可以毀了昭琦公主。

如今不處罰,是不行了。

轉身看著一變低著頭站在那裡一臉蒼白的昭琦公主,元太后咬了咬唇,垂落在一旁的手緊緊握拳,仔細議案,還能看得出來她的手在抖。

她一向最是寵愛這個女兒,甚至從不曾動過她一根手指頭,哪怕一千斥責她,也只是語氣嚴厲些,卻不曾傷過她,可是,今日她不聽自己的話犯下這樣的錯,藺沛芸沒流產還是萬幸,否則,哪怕是自己貴為太后,也保不了她。

皇后一直沒有出聲,看到以後被寧國夫人逼成這樣,連忙站出來道,“寧國夫人,公主年幼不懂事,您也是看著公主長大的,這事兒索性沛芸也沒出什麼事兒,不如您寬宏大量,饒她一次吧?”

藺沛芸也只是有小產跡象,但是並未曾真的小產,在她看來,根本不需要如此小題大做去處罰一個公主,何況,公主乃金枝玉葉……

寧國夫人聞言,淡淡一笑,“皇后娘娘這話倒是有趣,臣妾可沒有提及讓太后處罰公主,一切,太后做主便好!”

元皇后臉色一僵,顯然是沒想到寧國夫人竟這樣,她確實沒有明言讓元太后如何處罰昭琦公主,可是,卻步步緊逼,若是今日這事兒不處理好,昭琦公主得罪的,可不就是樓家而已了,輔國公府是藺沛芸的孃家,就算是輔國公府如今已然淡出朝堂沒有實權,可是也曾鼎盛百年,實乃鐘鳴鼎食之家,還有慎王府也是如此,本就和寧國公府同氣連枝,這事兒一旦處理不好,昭琦公主就完了。

元太后哪裡不知道這其中的牽扯,所以才會這麼忌憚,這事兒說是小事兒,就只是女兒家之間的爭執,可說是大事兒,也是牽扯了幾個名門世家的事兒。

她屢次叮囑這個女兒不要再惹是生非,可是還是出事了。

之前和樓月卿之間的齟齬再怎麼大,也沒這件事大,如今寧國夫人在這裡,樓奕琛也在,交代,是一定要給的……

想到這裡,元太后看著昭琦公主的眼神,已經逐漸冷了。

若不給她一個教訓,下次還不知道會闖出什麼禍來。

昭琦公主見狀,心底一顫,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退後兩步輕輕搖頭,“母后……不……”她知道,母后這個眼神代表什麼……

元太后看著她,眼底空洞沒有任何感情,淡淡的說,“公主驕縱跋扈,死性不改,今日犯下如此大錯,來人,關進宗人府!”

她話一出,四下皆驚,別說別人,寧國夫人都有些驚訝元太后竟然會做這樣的決定……

宗人府是關押犯了大錯的皇室中人的,如今裡面還關著幾個這幾年因為犯了罪行,被削爵奪權卻未被處死的先帝皇子和公主,個個都是終身圈禁,昭琦公主這次的錯,關押宗人府有些過了,被關進去那個地方,對於皇家的人而言,是恥辱,也是暗無天日。

元太后一向對這個女兒十分嬌慣,這次,她以為哪怕自己這樣步步緊逼,也只不過是又是禁足了事,如今雖也是禁足,可是卻是在宗人府……

昭琦公主臉色霎時毫無血色,不可置信的看著元太后,隨即直接跪在元太后身前拉著她的風炮裙角哭道,“母后,不要,我不要去宗人府……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敢了,你饒了我吧……”

昭琦公主一聽這樣的處罰,真的是怕了,她怎麼可能不知道被關進宗人府一般都是罪大惡極,卻罪不至死的宗室皇親,父皇當初七個兒子,現在有兩個關在裡面,已經幾年了,還有那些皇姐,也是因為這幾年七哥攝政後因為各種罪行被關在那裡,一輩子都不可能出來,據說已經瘋了,她不要進去,絕不……

元太后看著她這般哭求著自己,沒有半點身為皇家公主的樣子,更是惱怒不已,直接將她揮開,看著她,濃濃的失望,淡淡的說,“哀家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惹是生非,你一次次的犯錯,如今差點害的樓夫人小產,若是再姑息你,下次指不定還會犯下更嚴重的錯,今日就當是給你個教訓,你給哀家好好反省,來人,把公主拉下去!”

她話一出,昭琦公主更是不停地哭求著,跪爬著到元太后面前繼續扯著她,門口走進兩個太監,直接架住了她。

昭琦公主哪肯這樣被拖下去?用力掙扎,大聲哭叫道,“不要,母后,我是您的女兒,你不能這樣對我,不能這麼狠心……”

她死也不要去宗人府,那個地方太可怕了,聽說前兩年被關進去的三公主已經瘋了,整日裡瘋瘋癲癲的胡言亂語,之前好多人都在傳,說三姐總是半夜哭笑大叫,聲音極其嚇人那裡看守的人都很怕她,她不要去那裡。

因為她的掙扎,兩個太監也不敢太過用力拽著她,所以根本拖不走,只能看著元太后,等她的吩咐。

皇后忙上前擰眉道,“母后,宗人府乃是關押罪人的地方,公主乃金枝玉葉,並未犯下大錯,這樣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

昭琦公主又並非一般人,那是皇家公主,哪能輕易就關進宗人府?在她看來,藺沛芸也只是見紅了,並未流產,這樣就重罰昭琦公主,實乃不該。

元太后身邊的元蘭姑姑也勸道,“對啊太后,皇后娘娘所言有理,把公主關進宗人府總得有個由頭,公主所犯之錯並不足以如此重罰,若是傳出去,只怕會讓人覺得公主罪大惡極,屆時公主殿下如何立足?請太后三思!”

把人關進宗人府,總要有足夠關押的罪名,之前那幾個皇子公主要麼就是聯合造反,抑或草菅人命,還有就是叛國等等,裡面關押的大皇子容禎便是在幾年前和魏國一戰中,賣國的罪名,本該處死,卻被判終身圈禁。

相比那些人,昭琦公主犯的錯就是不值一提的了,實在是不至於如此重罰。

雖然知道昭琦公主關進去不會很久,可是,那也不合理,傳出去,到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也不知道會傳成什麼樣子。

元太后怎麼會不知道把昭琦公主關進宗人府是小題大做,有可能會讓昭琦公主名聲盡毀,可是,誰讓她屢教不改,這次自己怎麼樣都不能護著她了,否則惹得樓家人不悅,如今也只有小題大做才能夠將此事了了。